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7-19页 |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研究背景 | 第7页 |
2.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6页 |
1.关于智力落后学生学校适应行为的研究 | 第8-12页 |
2.孤独症学生学校适应行为的研究 | 第12-16页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孤独症及孤独症学生 | 第16-17页 |
2.孤独症学生的学校适应行为 | 第17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观察法 | 第17-18页 |
2.访谈法 | 第18-19页 |
3.案例法 | 第19页 |
二、 孤独症学生学校适应行为表现及针对性教育措施 | 第19-38页 |
(一) 孤独症学生人际交往的行为表现与原因分析 | 第20-24页 |
1.孤独症学生人际交往表现 | 第20-22页 |
2.孤独症学生人际交往年级差异比较 | 第22-24页 |
(二) 孤独症学生自我生活管理的行为表现与原因分析 | 第24-30页 |
1.孤独症学生自我生活管理行为表现 | 第24-25页 |
2.孤独症学生自我生活管理年级的差异比较 | 第25-30页 |
(三) 孤独症学生学校学习适应行为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 第30-33页 |
1.孤独症学生学校学习适应行为表现 | 第30-32页 |
2.孤独症学生学习行为年级的差异比较 | 第32-33页 |
(四) 孤独学生问题行为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 第33-38页 |
1.孤独学生问题行为一般表现 | 第33-34页 |
2.孤独症学生问题行为年级的差异比较 | 第34-38页 |
三、 对孤独症学生学校行为教育的建议 | 第38-42页 |
(一) 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为孤独症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和训练的环境 | 第38-39页 |
(二) 在学校教育中注重对孤独症学生的个别化教育 | 第39-40页 |
(三) 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 第40-42页 |
注释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