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

壳聚糖—硫酸软骨素聚电解质纳米粒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2页
引言第12-18页
    1 黄芩苷的应用第12-13页
    2 黄芩苷的药理作用第13-14页
        2.1 黄芩苷的抗过敏第13页
        2.2 黄芩苷的抗菌作用第13页
        2.3 黄芩苷的抗肿瘤作用第13页
        2.4 抗病毒作用第13-14页
    3 壳聚糖第14页
    4 硫酸软骨素第14-15页
    5 多糖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第15-17页
        5.1 化学交联法第15页
        5.2 离子交联法第15-16页
        5.3 乳化溶剂扩散挥发法第16页
        5.4 聚电解质复合法第16-17页
    4 壳聚糖-硫酸软骨素聚电解质纳米粒的研究背景第17-18页
第1章 载药壳聚糖-硫酸软骨素聚电解质纳米粒体外测定方法的建立第18-28页
    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18页
        1.1 仪器第18页
        1.2 药品与试剂第18页
    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18-25页
        2.1 黄芩苷含量分析方法的建立第18-19页
        2.2 黄芩苷检测波长第19-20页
        2.3 黄芩苷在不同溶解介质中标准曲线的建立第20-23页
        2.4 精密度实验第23页
        2.5 回收率实验第23-24页
        2.6 稳定性实验第24-25页
    3 讨论第25-26页
        3.1 测定方法第25页
        3.2 黄芩苷溶解介质的选择第25页
        3.3 溶出介质的选择第25-26页
    4 小节第26-28页
第2章 载药壳聚糖-硫酸软骨素聚电解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第28-48页
    1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28页
        1.1 仪器第28页
        1.2 药品与试剂第28页
    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28-44页
        2.1 聚电解质纳米粒制备过程中滴加方式的确定第28-29页
        2.2 空白壳聚糖-硫酸软骨素聚电解质纳米粒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第29-30页
        2.3 壳聚糖-硫酸软骨素聚电解质纳米粒中黄芩苷包封率的测定第30页
        2.4 影响载药壳聚糖硫酸软骨素聚电解质纳米粒的因素第30-35页
        2.5 星点设计与优化第35-42页
        2.6 载药聚电解质纳米粒冻干工艺的优化第42-44页
    3 讨论第44-45页
        3.1 聚电解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第44页
        3.2 载药聚电解质纳米粒制备中溶液的配制第44页
        3.3 聚电解质纳米粒的包封率测定方法第44页
        3.4 影响聚电解质纳米粒包封率的因素第44-45页
        3.5 优化方法的选择第45页
    4 小节第45-48页
第3章 载药壳聚糖-硫酸软骨素聚电解质纳米粒的体外评价第48-58页
    1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48页
        1.1 仪器第48页
        1.2 药品与试剂第48页
    2 实验方法和结果第48-56页
        2.1 载药聚电解质纳米粒的粒径及Zeta电位分布第48-49页
        2.2 载药聚电解质纳米粒的直观图和红外图谱第49-52页
        2.3 体外释药研究第52-55页
        2.4 离子强度对载药聚电解质纳米粒体外释放的影响第55-56页
    3 讨论第56页
        3.1 黄芩苷原药的体外释放第56页
        3.2 载药聚电解质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第56页
    4 小节第56-58页
第4章 载药壳聚糖-硫酸软骨素聚电解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第58-66页
    1 实验材料第58-59页
        1.1 仪器第58页
        1.2 试剂第58-59页
        1.3 实验动物第59页
    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59-63页
        2.1 空白血浆样品的处理第59页
        2.2 色谱条件的确定第59页
        2.3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59-60页
        2.4 方法专属性验证第60-61页
        2.5 回收率测定第61页
        2.6 精密度实验第61-62页
        2.7 稳定性试验第62页
        2.8 药代动力学研究第62-63页
    3 讨论第63-64页
        3.1 流动性比例的选择第63-64页
        3.2 大鼠灌胃液的制备第64页
    4 小节第64-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语用功能视角下《雷雨》中反问句的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孤独症学生学校适应行为的研究--以大连市西岗区日新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