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选题缘起 | 第9-10页 |
1.1.1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 | 第9页 |
1.1.2 “1+X”文本拓展模式对语文教学的新启发 | 第9-10页 |
1.1.3 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思考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1.2.1 “1+X”文本拓展模式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1.2.2 《少年闰土》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2.3 教学内容及其选择的相关研究 | 第14-18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6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1.6.1 “1+X”文本拓展模式 | 第19页 |
1.6.2 教学内容的选择 | 第19-21页 |
2 小学语文“1+X”文本拓展模式的价值与特点 | 第21-25页 |
2.1 “1+X”文本拓展模式的价值 | 第21-22页 |
2.1.1 促进阅读教学的改革 | 第21页 |
2.1.2 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 第21-22页 |
2.1.3 增强教师的教研动力 | 第22页 |
2.2 “1+X”文本拓展模式的特点 | 第22-25页 |
2.2.1 阅读量大 | 第22-23页 |
2.2.2 组合方式灵活 | 第23页 |
2.2.3 教师自主权大 | 第23-24页 |
2.2.4 课内与课外相连 | 第24-25页 |
3 “1+X”文本拓展模式中文本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标准 | 第25-30页 |
3.1 “1+X”文本拓展模式中文本“1”的选择标准 | 第25-26页 |
3.1.1 经典性 | 第25页 |
3.1.2 代表性 | 第25-26页 |
3.1.3 丰富性 | 第26页 |
3.2 “1+X”文本拓展模式中文本“X”的选择标准 | 第26-28页 |
3.2.1 难度适中 | 第26-27页 |
3.2.2 单篇文字量及文字总量要适中 | 第27页 |
3.2.3 要有恰当的切合点 | 第27-28页 |
3.3 “1+X”文本拓展模式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标准 | 第28-30页 |
3.3.1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突出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 第28页 |
3.3.2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应学情 | 第28-29页 |
3.3.3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教学目标相适应并沟通文本“1”与“X” | 第29-30页 |
4 “1+X”的不同拓展模式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分析——以《少年闰土》为例 | 第30-46页 |
4.1 《少年闰土》作为文本“1”的恰切性 | 第30-32页 |
4.2 单篇课文教学中《少年闰土》的教学分析 | 第32-34页 |
4.2.1 《少年闰土》教学目标分析 | 第32-33页 |
4.2.2 《少年闰土》教学内容分析 | 第33-34页 |
4.3 小学语文“1+X”文本拓展的三种模式 | 第34-36页 |
4.3.1 “1+X”文本拓展模式一:求同型拓展 | 第34-35页 |
4.3.2 “1+X”文本拓展模式二:求异型拓展 | 第35-36页 |
4.3.3 “1+X”文本拓展模式三:整篇型拓展 | 第36页 |
4.4 “X”的不同拓展模式中《少年闰土》的教学内容分析 | 第36-46页 |
4.4.1 求同型拓展举隅:《少年闰土》+《阿长与<山海经>》、《白光》 | 第37-40页 |
4.4.2 求异型拓展举隅:《少年闰土》+《童年记忆》、《无情的童话》节选 | 第40-43页 |
4.4.3 整篇型拓展举隅:《少年闰土》+《故乡》 | 第43-46页 |
5 “1+X”文本拓展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第46-49页 |
5.1 切记“以本为本” | 第46页 |
5.2 切忌面面俱到 | 第46-47页 |
5.3 注意教学方式多样化 | 第47-48页 |
5.4 注意落实阅读能力培养的目标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