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11页 |
第1章 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和美国社区学院概况 | 第11-20页 |
·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现状及职能 | 第11-15页 |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 第11-13页 |
·新世纪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 第13-14页 |
·目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能和特点 | 第14-15页 |
·美国社区学院的起源和发展 | 第15-20页 |
·社区学院的起源 | 第15-17页 |
·社区学院的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社区学院的职能和办学特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特征和基本要素 | 第20-26页 |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 第21页 |
·系统性 | 第21页 |
·稳定性 | 第21页 |
·示范性 | 第21页 |
·时代性 | 第21页 |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 第21-23页 |
·培养目标 | 第21-22页 |
·课程模式 | 第22-23页 |
·教学模式 | 第23页 |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第23-26页 |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 第23页 |
·中国高职院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 | 第23-24页 |
·美国社区学院现行人才培养模式 | 第24-26页 |
第3章 高等职业院校和美国社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 第26-33页 |
·培养目标的比较 | 第26-27页 |
·社区学院培养目标 | 第26页 |
·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 | 第26-27页 |
·二者的异同 | 第27页 |
·课程模式的比较 | 第27-30页 |
·课程内容的比较 | 第28-29页 |
·课程管理的比较 | 第29页 |
·课程结构的比较 | 第29-30页 |
·教学模式的比较 | 第30-33页 |
·教学计划的比较 | 第30-31页 |
·教学方法的比较 | 第31页 |
·教学评价的比较 | 第31-33页 |
第4章 美国社区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 第33-38页 |
·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多元化发展 | 第33-35页 |
·需求导向是基础 | 第33页 |
·能力为本是关键 | 第33-34页 |
·多元化发展是趋势 | 第34-35页 |
·高等职业教育应坚持课程内容丰富化、课程管理灵活化、课程结构合理化 | 第35-37页 |
·课程内容丰富化 | 第35页 |
·课程管理灵活化 | 第35-36页 |
·课程结构合理化 | 第36-37页 |
·高等职业教育应注重教学计划与时俱进、教学方法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学评价综合全面 | 第37-38页 |
·教学计划开发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注重实用性 | 第37页 |
·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第37页 |
·教学评价以职业能力评价为核心,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价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