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热处理论文--热处理工艺论文--化学热处理论文

08F钢氮、碳共渗扩散层微观组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插图索引第10-11页
附表索引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概述第12页
    1.2 钢的化学热处理第12-13页
    1.3 钢的氮碳共渗第13-16页
        1.3.1 氮碳共渗过程第13页
        1.3.2 氮碳共渗中的析出相第13-15页
        1.3.3 氮碳共渗产物第15页
        1.3.4 钢的离子氮碳共渗第15-16页
    1.4 钢的碳氮共渗第16-17页
    1.5 回火与相变第17-18页
        1.5.1 氮碳共渗后的回火与相变第17-18页
        1.5.2 碳氮共渗后的回火与相变第18页
    1.6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实验第20-25页
    2.1 实验材料第20页
    2.2 材料预处理第20-21页
        2.2.1 离子氮碳共渗第20-21页
        2.2.2 盐浴碳氮共渗第21页
    2.3 回火处理第21-22页
        2.3.1 离子氮碳共渗样品的回火工艺第21-22页
        2.3.2 盐浴碳氮共渗样品的回火工艺第22页
    2.4 材料检测第22-25页
        2.4.1 检测设备第22页
        2.4.2 显微硬度检测第22-23页
        2.4.3 XRD 检测第23页
        2.4.4 SEM 显微组织观察与能谱分析第23-24页
        2.4.5 TEM 测试第24-25页
第3章 离子氮碳共渗及其后续回火处理第25-32页
    3.1 预处理样品横截面的 SEM 观察第25-26页
    3.2 扩散层的回火第26-31页
        3.2.1 硬度变化第26-27页
        3.2.2 析出相的 SEM 显微形貌第27-30页
        3.2.3 析出相的 TEM 显微形貌第30-31页
        3.2.4 讨论第31页
    3.3 结论第31-32页
第4章 氮碳共渗扩散层中 pre-α″/α″相的强化行为第32-41页
    4.1 多级时效实验第32-33页
    4.2 SEM 观察与显微硬度测试第33-35页
    4.3 自然时效的显微硬度测试和原位 TEM 观察第35-37页
    4.4 人工时效第37-39页
    4.5 结论第39-41页
第5章 盐浴碳氮共渗及其后续回火处理第41-55页
    5.1 Fe-C-N 合金的淬火组织第41-50页
        5.1.1 XRD 物相鉴定第42-43页
        5.1.2 SEM 形貌观察第43-44页
        5.1.3 TEM 观察第44-48页
        5.1.4 讨论第48-50页
    5.2 碳氮共渗处理后的回火第50-54页
        5.2.1 回火性能第50-51页
        5.2.2 XRD 物相鉴定第51-52页
        5.2.3 SEM 形貌观察第52-54页
        5.2.4 讨论第54页
    5.3 结论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梯度拉延筋拟合下降型变压边力方法研究
下一篇:溜井全景扫描装置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