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4页 |
2.1 风险管理涵义 | 第20页 |
2.2 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页 |
2.2.3 机制设计理论 | 第21-22页 |
2.2.4 有效范围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构建 | 第24-29页 |
3.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 第24-25页 |
3.2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风险管理规定 | 第25-26页 |
3.3 我国现行风险管理规定的框架基础 | 第26页 |
3.4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管理机制 | 第26-29页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 | 第29-37页 |
4.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类型 | 第29-31页 |
4.1.1 信用风险 | 第29页 |
4.1.2 操作风险 | 第29-30页 |
4.1.3 流动性风险 | 第30页 |
4.1.4 市场风险 | 第30-31页 |
4.1.5 其他风险 | 第31页 |
4.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与不足 | 第31-37页 |
4.2.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 第31-34页 |
4.2.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 第34-37页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分析 | 第37-46页 |
5.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外部环境分析 | 第37-40页 |
5.1.1 法治体系与社会信用 | 第37-38页 |
5.1.2 政府监督 | 第38-39页 |
5.1.3 市场约束机制 | 第39-40页 |
5.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部环境分析 | 第40-46页 |
5.2.1 公司治理结构 | 第40-41页 |
5.2.2 风险管理效率 | 第41-42页 |
5.2.3 激励机制 | 第42-44页 |
5.2.4 风险管理人才 | 第44-46页 |
第6章 PF银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分析 | 第46-52页 |
6.1 PF银行风险管理背景 | 第46-48页 |
6.1.1 PF银行基本情况 | 第46页 |
6.1.2 PF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 第46-48页 |
6.2 PF银行成都分行违规贷款事件 | 第48-49页 |
6.3 PF银行成都分行违规贷款事件中风险管理分析 | 第49-52页 |
6.3.1 内部环境分析 | 第49-50页 |
6.3.2 外部环境分析 | 第50-52页 |
第7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 第52-60页 |
7.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 第52-54页 |
7.2 风险管理流程 | 第54-57页 |
7.3 风险管理考核机制 | 第57页 |
7.4 内部控制制度 | 第57-58页 |
7.5 监管协调机制 | 第58页 |
7.6 市场监管 | 第58-59页 |
7.7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 | 第59-60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8.1 结论 | 第60页 |
8.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