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外员工绩效研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研究 | 第12-13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2.1 绩效的涵义 | 第16页 |
2.2 员工绩效管理的涵义 | 第16-17页 |
2.3 员工绩效管理的流程 | 第17-21页 |
2.3.1 绩效计划 | 第17-18页 |
2.3.2 绩效实施 | 第18页 |
2.3.3 绩效考核 | 第18页 |
2.3.4 绩效反馈与面谈 | 第18-19页 |
2.3.5 绩效改进 | 第19页 |
2.3.6 绩效结果应用 | 第19-21页 |
2.4 员工绩效管理的方法 | 第21-23页 |
2.4.1 关键绩效指标法 | 第21页 |
2.4.2 目标管理法 | 第21-22页 |
2.4.3 360度绩效评估法 | 第22-23页 |
2.5 员工绩效管理相关理论 | 第23-26页 |
2.5.1 公平理论 | 第23页 |
2.5.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3-24页 |
2.5.3 双因素理论 | 第24-25页 |
2.5.4 目标激励理论 | 第25-26页 |
第3章 H电力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 第26-36页 |
3.1 H电力企业简介 | 第26-27页 |
3.2 H电力企业组织机构现状 | 第27-29页 |
3.3 H电力企业现有员工绩效管理的现状 | 第29-31页 |
3.3.1 职能部门和二级机构(含员工)考核 | 第29-30页 |
3.3.2 一线员工绩效考核 | 第30-31页 |
3.3.3 H电力企业员工绩效管理流程 | 第31页 |
3.4 H电力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3.4.1 对员工绩效管理了缺乏正确认识和足够重视 | 第32页 |
3.4.2 员工绩效管理循环过程环节有所缺失 | 第32-33页 |
3.4.3 员工考核指标设计得不够科学 | 第33-34页 |
3.4.4 员工绩效管理脱离了企业战略目标 | 第34页 |
3.4.5 员工考核基本上流于形式 | 第34页 |
3.4.6 忽视了员工管理的人性化 | 第34页 |
3.4.7 员工绩效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高 | 第34-36页 |
第4章 H电力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策略 | 第36-47页 |
4.1 H电力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依据 | 第36-39页 |
4.1.1 着眼于解决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 第36-37页 |
4.1.2 考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要求 | 第37-39页 |
4.2 H电力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体系优化方案 | 第39-47页 |
4.2.1 优化员工绩效管理组织体系 | 第39-40页 |
4.2.2 优化绩效指标体系 | 第40-42页 |
4.2.3 优化员工绩效管理标准 | 第42-43页 |
4.2.4 优化员工绩效管理方法 | 第43-44页 |
4.2.5 优化员工绩效管理周期 | 第44-45页 |
4.2.6 优化绩效沟通反馈 | 第45页 |
4.2.7 优化考核结果应用 | 第45-47页 |
第5章 H电力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优化实施保障条件及实施建议 | 第47-51页 |
5.1 H电力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实施保障条件 | 第47-49页 |
5.1.1 质量的保障体系 | 第47页 |
5.1.2 实施的机制保障 | 第47页 |
5.1.3 实施的制度保障 | 第47-48页 |
5.1.4 实施的过程保障 | 第48页 |
5.1.5 实施的人员保障 | 第48页 |
5.1.6 实施的文化保障 | 第48-49页 |
5.2 H电力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实施建议 | 第49-51页 |
5.2.1 成立员工绩效管理小组 | 第49页 |
5.2.2 实施动态员工绩效管理 | 第49-50页 |
5.2.3 培养员工绩效文化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