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达姆罗什“世界文学”观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11-16页 |
1.1.1 作为比较文学家的达姆罗什 | 第12-15页 |
1.1.2 选题的意义和创新点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1.2.1 探讨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定义 | 第17-18页 |
1.2.2 分析达姆罗什的“椭圆折射”理论 | 第18页 |
1.2.3 讨论达姆罗什对文学经典的看法 | 第18-19页 |
1.2.4 其他与达姆罗什有关的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观念内涵 | 第22-37页 |
2.1 作为“椭圆折射”的世界文学 | 第23-27页 |
2.1.1 关联性: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 | 第23-25页 |
2.1.2 双重性: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的融合 | 第25页 |
2.1.3 协作性:全球通才与国别专家的合作 | 第25-27页 |
2.2 作为“语言转换”的世界文学 | 第27-30页 |
2.2.1 世界文学与翻译的关系 | 第27-29页 |
2.2.2 从翻译中获益的案例 | 第29-30页 |
2.3 作为“阅读模式”的世界文学 | 第30-32页 |
2.3.1 世界文学不是经典文本的集合 | 第31页 |
2.3.2 世界文学与阅读模式的关系 | 第31-32页 |
2.4 与歌德、卡萨诺瓦等“世界文学”观念的异同辨析 | 第32-37页 |
第3章 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经典观 | 第37-45页 |
3.1 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经典三层次说 | 第38-42页 |
3.1.1 “超经典” | 第39-40页 |
3.1.2 “反经典” | 第40-41页 |
3.1.3 “影子经典” | 第41-42页 |
3.2 与布鲁姆、卡尔维诺等文学经典观的比较 | 第42-45页 |
第4章 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阅读策略与教学理念 | 第45-52页 |
4.1 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阅读策略 | 第45-47页 |
4.1.1 世界文学带来的阅读挑战 | 第45-46页 |
4.1.2 阅读陌生文学作品的对策 | 第46-47页 |
4.2 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教学理念 | 第47-50页 |
4.2.1 世界文学课程需要主题教学 | 第47-49页 |
4.2.2 反经典与超经典的横向对比 | 第49页 |
4.2.3 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49-50页 |
4.3 对国内世界文学教学的启示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