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45页 |
·蛋白质糖基化翻译后修饰概述 | 第16-18页 |
·糖蛋白的重要性 | 第16-17页 |
·蛋白质糖基化类型 | 第17-18页 |
·糖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概述 | 第18-28页 |
·分离富集技术 | 第19-21页 |
·酶解技术 | 第21-24页 |
·生物质谱技术 | 第24-28页 |
·糖蛋白质组学质谱数据解析概述 | 第28-32页 |
·糖基化位点的质谱数据及分析工具 | 第29-30页 |
·糖链相关的质谱数据及分析工具 | 第30-32页 |
·总结展望&本选题意义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5页 |
第二章 高通量N-糖基化位点研究 | 第45-92页 |
第一节 正常人肝蛋白质N-糖基化位点谱研究 | 第45-73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66页 |
·两种富集方法联合 | 第52-53页 |
·两种质谱串级碎裂方式联合 | 第53-55页 |
·正常人肝N-糖蛋白/位点鉴定结果及数据库记载情况 | 第55-56页 |
·正常人肝N-糖蛋白/位点的生物信息学解读 | 第56-63页 |
·N-糖蛋白功能和通路的DAVID分析 | 第56-59页 |
·N-糖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相关分析 | 第59-61页 |
·N-糖基化位点所处氨基酸序列特征分析 | 第61-63页 |
·正常人肝N-糖基化位点半定量分析 | 第63-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第二节 串联双酶切高特异性N-糖基化富集鉴定新策略 | 第73-92页 |
·引言 | 第73-75页 |
·实验部分 | 第75-7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7-88页 |
·两步酶解肼腙反应富集原理 | 第77-78页 |
·标准蛋白测试 | 第78-79页 |
·实际样本测试 | 第79-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第三章 高通量N-糖基化肽段研究 | 第92-160页 |
第一节 一步到位(one-pipeline)糖蛋白鉴定糖肽解析新策略 | 第92-117页 |
·引言 | 第92-94页 |
·实验部分 | 第94-9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8-104页 |
·one-pipeline策略原理 | 第98-99页 |
·标准蛋白混合物测试 | 第99-102页 |
·实际样本测试 | 第102-104页 |
·小结 | 第104-105页 |
附录 | 第105-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7页 |
第二节 高通量血清糖肽解析平台(GRIP)的建立 | 第117-160页 |
·引言 | 第117-118页 |
·实验部分 | 第118-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2-152页 |
·糖肽在不同质谱中的碎裂特征 | 第122-125页 |
·辅助糖肽解析的软件应运而生 | 第125-128页 |
·基于实验的糖肽库的形成 | 第128-130页 |
·糖肽谱图筛选 | 第130-134页 |
·通过糖链特征离子筛选谱图 | 第130-132页 |
·通过数据库匹配筛选谱图 | 第132-133页 |
·标准蛋白测试 | 第133-134页 |
·高通量血清糖肽解析及验证 | 第134-152页 |
·样本相关的肽段数据集的获得 | 第134-135页 |
·样本相关的糖链数据集的获得 | 第135-137页 |
·糖肽谱图的获得 | 第137-138页 |
·质量控制与解析参数 | 第138-143页 |
·高通量CID-MS/MS糖肽谱图解析 | 第143-147页 |
·软件结果的HCD-MS/MS验证 | 第147-151页 |
·从串级谱图中获取深层糖链结构信息 | 第151-152页 |
·小结 | 第152-153页 |
附录 | 第153-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60页 |
第四章 基于β-消除反应的O-糖基化研究策略 | 第160-176页 |
·引言 | 第160-162页 |
·实验部分 | 第162-1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65-170页 |
·不同β-消除/加成法对磷酸化后修饰的影响 | 第165-166页 |
·不同β-消除/加成法获取O-糖基化位点信息 | 第166-168页 |
·还原β-消除法获取O-糖链信息 | 第168-170页 |
·小结 | 第170-171页 |
附录 | 第171-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76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176-177页 |
英文缩略词全称及中文对照表 | 第177-179页 |
致谢 | 第179-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