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纤VISAR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几种常见的非接触速度测量方法 | 第12-15页 |
·红外光幕测速技术 | 第12页 |
·离子探针测速技术 | 第12-13页 |
·声纳与雷达测速技术 | 第13-14页 |
·光纤传感测速技术 | 第14页 |
·激光干涉仪测速技术 | 第14-15页 |
·激光干涉测速技术的发展 | 第15-17页 |
·几种速度干涉仪的介绍与比较 | 第17-22页 |
·干涉仪简介 | 第17页 |
·迈克尔逊干涉仪 | 第17-19页 |
·VISAR干涉仪 | 第19-21页 |
·白光干涉仪 | 第21-22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9页 |
第二章 全光纤VISAR系统的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 | 第29-69页 |
·全光纤VISAR系统光路 | 第29-30页 |
·干涉条纹速度计算方法 | 第30-33页 |
·基于条纹数计算样品速度 | 第30-31页 |
·基于混频原理计算样品速度 | 第31-33页 |
·系统光源的选择与设计 | 第33-46页 |
·光源对系统噪声的影响 | 第33-34页 |
·光源相干长度对系统测量范围的影响 | 第34-35页 |
·系统对光源功率的要求 | 第35页 |
·光源SLD的驱动与温控设计 | 第35-44页 |
·光源电路实物图及性能测试 | 第44-46页 |
·耦合器对系统的影响 | 第46-50页 |
·延时线圈对系统的影响 | 第50-51页 |
·光电探测电路的讨论 | 第51-56页 |
·带宽与光强响应度对系统的影响 | 第51-52页 |
·光电转换电路的讨论 | 第52-55页 |
·光电转换电路设计 | 第55页 |
·差分输出PIN模块 | 第55-56页 |
·光收发透镜组的分析与设计 | 第56-65页 |
·自聚焦透镜的原理 | 第57-58页 |
·自聚焦透镜与凸透镜抗偏转能力定性分析 | 第58-59页 |
·光路成像解析模型 | 第59-60页 |
·轴上点球差分析 | 第60-62页 |
·光收发透镜组设计 | 第62-65页 |
·偏振对系统的影响 | 第65-67页 |
·光纤双折射特性讨论 | 第65-66页 |
·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 | 第66页 |
·系统解决偏振态问题的方法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第三章 基于LABVIEW的系统软件设计 | 第69-85页 |
·虚拟仪器及LABVIEW简介 | 第69页 |
·干涉信号处理方法的分析及讨论 | 第69-76页 |
·适用于中央处理芯片的信号处理方法 | 第70-72页 |
·复杂信号的处理方法 | 第72-76页 |
·小结 | 第76页 |
·基于LABVIEW平台的软件仿真 | 第76-83页 |
·稳态条纹仿真 | 第76-79页 |
·非稳态条纹仿真 | 第79-83页 |
·总结 | 第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第四章 全光纤VISAR系统实验与讨论 | 第85-103页 |
·振动台振动测量实验 | 第85-88页 |
·振动台实验背景 | 第85页 |
·振动台实验测试方法 | 第85-86页 |
·振动台实验数据 | 第86-88页 |
·加速度定标实验 | 第88-92页 |
·加速度定标实验背景 | 第88页 |
·加速度计原理讨论 | 第88页 |
·加速度定标实验测试方法 | 第88-89页 |
·加速度定标实验数据分析 | 第89-91页 |
·加速度定标实验现场与设备 | 第91-92页 |
·冲击波速度测试 | 第92-97页 |
·冲击波速度测试实验背景 | 第92页 |
·冲击波速度测试实验方法 | 第92-93页 |
·冲击波速度测试实验数据分析 | 第93-96页 |
·冲击波速度测试实验小结 | 第96-97页 |
·飞片速度测试 | 第97-101页 |
·飞片速度测试实验背景 | 第97页 |
·飞片起爆原理 | 第97页 |
·飞片速度测试实验方法 | 第97-98页 |
·飞片速度测试实验数据分析 | 第98-99页 |
·飞片速度测试实验的不足与讨论 | 第99-101页 |
·飞片速度测试实验小结 | 第101页 |
·总结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简历及研究成果 | 第105页 |
发表论文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