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黄土基高分子吸附剂的制备与应用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1章 土质资源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1-28页
    1.1 水污染及其危害第11-14页
        1.1.1 水体主要污染源分类第11-12页
        1.1.2 重金属污染及其废水的危害第12-13页
        1.1.3 染料废水的危害第13-14页
    1.2 废水处理主要方法第14-15页
    1.3 土壤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5-18页
        1.3.1 土壤类型与特点第15-16页
        1.3.2 膨润土第16-17页
        1.3.3 凹凸棒石第17页
        1.3.4 高岭土第17页
        1.3.5 海泡石第17-18页
        1.3.6 黄土第18页
    1.4 改性黄土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8-20页
        1.4.1 黄土改性方法第19页
        1.4.2 改性黄土对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第19-20页
        1.4.3 改性黄土对有机废水的处理第20页
        1.4.4 改性黄土对其他废水的处理第20页
    1.5 课题设计与选题意义第20-21页
    参考文献第21-28页
第2章 黄土基共聚物的吸附性能研究第28-45页
    2.1 前言第28-29页
    2.2 实验方法第29-31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29-30页
        2.2.2 黄土基共聚物(LS/PAAHM)的制备第30页
        2.2.3 LS/PAHAM 对碱性品红吸附性能的研究方法第30页
            2.2.3.1 碱性品红(BF)溶液的配制第30页
            2.2.3.2 LS/PAAHM 对 BF 吸附实验步骤第30页
            2.2.3.3 LS/PAAHM 对 BF 的解吸实验第30页
        2.2.4 LS/PAHAM 对 Cu(II)吸附性能的研究方法第30-31页
            2.2.4.1 溶液的配制第30-31页
            2.2.4.2 LS/PAAHM 对 Cu(II)的吸附实验步骤第3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1-42页
        2.3.1 LS/PAHAM 对 BF 的吸附性能研究第31-37页
            2.3.1.1 最佳吸附实验条件的考察第31-34页
            2.3.1.2 等温吸附特性第34-35页
            2.3.1.3 吸附动力学特性第35-37页
            2.3.1.4 解吸实验第37页
        2.3.2 LS/PAHAM 对 Cu(II)的吸附性能研究第37-42页
            2.3.2.1 最佳吸附条件的研究第37-40页
            2.3.2.2 等温吸附特性第40-41页
            2.3.2.3 吸附动力学特性第41-42页
    2.4 小结第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第3章 黄土基聚丙烯酰胺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第45-53页
    3.1 前言第45页
    3.2 实验部分第45-46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45-46页
        3.2.2 黄土基聚丙烯酰胺复合物(LS/PAM)的制备第46页
        3.2.3 LS/PAM 的表征第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1页
        3.3.1 LS/PAM 制备第46-47页
        3.3.2 LS/PAM 的表观形貌第47页
        3.3.3 IR 分析第47-48页
        3.3.4 SEM 及 EDS 分析第48-49页
        3.3.5 TG 分析第49-50页
        3.3.6 LS/PAM 的聚合机理第50-51页
    3.4 小结第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第4章 黄土基聚丙烯酰胺复合物的吸附性能研究第53-72页
    4.1 前言第53-54页
    4.2 实验方法第54-55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54页
        4.2.2 LS/PAM 对 Pb(II)吸附性能的研究方法第54-55页
            4.2.2.1 溶液的配制第54页
            4.2.2.2 Pb(II)标准曲线的绘制第54-55页
            4.2.2.3 LS/PAM 对 Pb(II)的吸附实验步骤第55页
        4.2.3 LS/PAM 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的研究方法第55页
            4.2.3.1 MB 溶液的配制第55页
            4.2.3.2 LS/PAM 对 MB 吸附实验方法第5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5-70页
        4.3.1 LS/PAM 对 Pb(II)吸附性能研究第55-62页
            4.3.1.1 最佳吸附实验条件的考察第56-59页
            4.3.1.2 等温吸附特性第59-60页
            4.3.1.3 吸附动力学特性第60-61页
            4.3.1.4 Pb~(2+)的解吸第61-62页
        4.3.2 LS/PAM 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研究第62-70页
            4.3.2.1 对不同染料的吸附试验第62页
            4.3.2.2 吸附条件考察第62-65页
            4.3.2.3 等温吸附特性第65-66页
            4.3.2.4 吸附动力学特性第66-67页
            4.3.2.5 对 MB 的解吸实验第67-68页
            4.3.2.6 不同吸附剂对 MB 的吸附实验第68-69页
            4.3.2.7 吸附机理第69-70页
    4.4 小结第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72-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颗粒软钾镁矾结晶系统开发
下一篇:基于氧化锌纳米结构的陷光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