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1.3 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0-14页 |
| 1.3.1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分类 | 第10页 |
| 1.3.2 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 1.3.3 型钢部分包裹混凝土及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12-14页 |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2 型钢部分包裹再生混凝土柱的制作 | 第15-19页 |
| 2.1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仪器 | 第15-16页 |
| 2.1.1 试验材料参数 | 第15页 |
| 2.1.2 试验仪器简介 | 第15-16页 |
| 2.2 型钢部分包裹再生混凝土柱试件的制作 | 第16-19页 |
| 2.2.1 型钢部分包裹再生混凝土柱试件尺寸及加载示意 | 第16-17页 |
| 2.2.2 应变片测点位置 | 第17-18页 |
| 2.2.3 试验方案 | 第18页 |
| 2.2.4 研究目标 | 第18-19页 |
| 3 型钢部分包裹再生混凝土柱轴压试验 | 第19-57页 |
| 3.1 引言 | 第19页 |
| 3.2 柱轴压试验方案 | 第19-20页 |
| 3.3 高温后型钢部分包裹再生混凝土柱质量烧失量变化 | 第20-22页 |
| 3.4 高温后再生混凝土、钢材力学性能变化 | 第22-23页 |
| 3.5 取代率0%的柱轴压试验结果 | 第23-32页 |
| 3.5.1 PEC-1~PEC-6试验现象 | 第23-30页 |
| 3.5.2 轴力—应变曲线分析 | 第30-31页 |
| 3.5.3 轴力—位移曲线分析 | 第31-32页 |
| 3.6 取代率50%的柱轴压试验结果 | 第32-41页 |
| 3.6.1 PEC-7~PEC-12试验现象 | 第32-39页 |
| 3.6.2 轴力—应变曲线分析 | 第39-40页 |
| 3.6.3 轴力—位移曲线分析 | 第40-41页 |
| 3.7 取代率100%的柱轴压试验结果 | 第41-48页 |
| 3.7.1 PEC-13~PEC-18试验现象 | 第41-47页 |
| 3.7.2 轴力—应变曲线分析 | 第47页 |
| 3.7.3 轴力—位移曲线分析 | 第47-48页 |
| 3.8 带连杆试件试验结果 | 第48-54页 |
| 3.8.1 PEC-19~PEC-22试验现象 | 第48-52页 |
| 3.8.2 轴力—应变曲线分析 | 第52-53页 |
| 3.8.3 轴力—位移曲线分析 | 第53-54页 |
| 3.9 型钢部分包裹再生混凝土柱轴压力限值的近似计算方法 | 第54-55页 |
| 3.10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4 型钢部分包裹再生混凝土柱粘结滑移试验 | 第57-79页 |
| 4.1 引言 | 第57页 |
| 4.2 型钢部分包裹再生混凝土柱粘结滑移试验方案 | 第57-59页 |
| 4.3 型钢部分包裹再生混凝土柱粘结滑移试验结果 | 第59-70页 |
| 4.3.1 PEC-1~PEC-20粘结滑移现象 | 第59-70页 |
| 4.4 取代率100%时,荷载—滑移量曲线分析 | 第70-72页 |
| 4.4.1 恒温温度对滑移试验的影响 | 第70-71页 |
| 4.4.2 恒温受火时间对滑移试验的影响 | 第71页 |
| 4.4.3 锚固长度对粘结滑移试验的影响 | 第71-72页 |
| 4.5 取代率0%时,荷载—滑移量曲线分析 | 第72-74页 |
| 4.5.1 恒温温度对粘结滑移试验的影响 | 第72-73页 |
| 4.5.2 恒温受火时间对粘结滑移试验的影响 | 第73-74页 |
| 4.5.3 锚固长度及连杆间距对粘结滑移试验的影响 | 第74页 |
| 4.6 不同取代率的荷载—滑移量曲线分析 | 第74-76页 |
| 4.7 F—Δ简化曲线分析 | 第76页 |
| 4.8 平均极限粘结强度分析 | 第76-78页 |
| 4.9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 5.1 结论 | 第79页 |
| 5.2 展望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致谢 | 第85-87页 |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