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四、主要概念 | 第16-17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协同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政策依据 | 第19-25页 |
第一节 协同教育理论解析 | 第19-21页 |
一、协同教育理论的内涵 | 第19页 |
二、协同教育的目标 | 第19-20页 |
三、协同教育的特点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协同教育的政策依据 | 第21-23页 |
一、相关政策 | 第21-22页 |
二、政策解读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协同教育政策的国外借鉴 | 第23-24页 |
一、《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国家标准》的概述 | 第23页 |
二、《家庭学校合作的国家标准》有关协同教育的内容 | 第23页 |
三、对我国协同教育的启示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高校附属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现状调查 | 第25-43页 |
第一节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 第25-31页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第25页 |
二、问卷编制及调查的实施 | 第25-27页 |
三、基本情况调查 | 第27-31页 |
第二节 协同教育现状的调查 | 第31-36页 |
一、协同教育认知态度的调查分析 | 第31-34页 |
二、组织制度制定情况的调查分析 | 第34-35页 |
三、协同教育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 | 第35页 |
四、高校附属幼儿园协同教育优势情况的调查分析 | 第35-36页 |
第三节 访谈内容与结果分析 | 第36-42页 |
一、制度建设 | 第37页 |
二、师资队伍 | 第37-39页 |
三、家长与家庭 | 第39-40页 |
四、高校附属幼儿园 | 第40-41页 |
五、附属幼儿园竞争力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高校附属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43-49页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一、协同教育制度存在问题 | 第43页 |
二、教师存在问题 | 第43-44页 |
三、高校附属幼儿园存在问题 | 第44页 |
四、家长存在问题 | 第44-45页 |
五、高校社区存在问题 | 第45页 |
第二节 产生问题的原因 | 第45-48页 |
一、协同教育理论与政策有待完善 | 第45-46页 |
二、高校对幼儿园的协同教育的指导有待加强 | 第46-47页 |
三、高校附属幼儿园的协同教育能力有待提高 | 第47-48页 |
四、家庭教育应注重科学性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促进高校附属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9-55页 |
第一节 建立协同教育的管理与运行机制 | 第49-50页 |
一、建立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的管理组织 | 第49页 |
二、建立协调交流机制 | 第49-50页 |
三、建立协同教育评价模式 | 第50页 |
第二节 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 | 第50-51页 |
一、提高对协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 第50-51页 |
二、提高专业技能 | 第51页 |
三、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 | 第51页 |
第三节 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 | 第51-52页 |
一、家长应重视协同教育 | 第51-52页 |
二、父亲应积极参与协同教育活动 | 第52页 |
三、教育学与心理学专业的家长要发挥自身专业特长 | 第52页 |
第四节 合理利用高校社区资源 | 第52-53页 |
一、系统评估高校社区资源 | 第52-53页 |
二、利用高校社区资源 | 第53页 |
三、依托高校社区,倡导园本特色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