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民航空管系统安全管理研究--人力资源的视角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 ·选题依据 | 第8-10页 |
| ·研究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的社会意义 | 第8页 |
| ·华东地区空管系统安全管理的紧迫性 | 第8页 |
| ·研究议题的现状 | 第8-10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文章框架简介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安全管理与民航空管安全 | 第12-24页 |
| ·安全管理概述 | 第12-14页 |
| ·安全的概念 | 第12页 |
| ·安全管理的概念 | 第12-13页 |
| ·安全管理的沿革 | 第13-14页 |
| ·民航空管系统概述 | 第14-18页 |
| ·空管系统的职责 | 第14页 |
| ·空中交通管理的方式方法 | 第14-18页 |
| ·民航空管系统安全管理要素分析 | 第18-19页 |
| ·民航空管系统不安全事件定义 | 第19-21页 |
| ·民航空管行业与其他领域安全管理的横向比较 | 第21-24页 |
| ·与制造业的比较 | 第21页 |
| ·与煤矿业的比较 | 第21-22页 |
| ·与化工业的比较 | 第22-23页 |
| ·结论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境外空管系统安全管理的启示 | 第24-37页 |
| ·美国空管的启示 | 第24-28页 |
| ·安全风险管理 | 第24-25页 |
| ·ASRS航空安全报告系统[13] | 第25页 |
| ·覆盖全国的流量管理系统 | 第25-27页 |
| ·广阔的民用空域 | 第27-28页 |
| ·澳大利亚空管的启示 | 第28-30页 |
| ·注重安全文化建设 | 第28页 |
| ·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 第28-29页 |
| ·精细的扇区划分 | 第29-30页 |
| ·英国空管的启示 | 第30-31页 |
| ·有效的军民航协调 | 第30-31页 |
| ·日本空管的启示 | 第31-33页 |
| ·双向平行航路 | 第31-32页 |
| ·人才双轨晋升机制 | 第32-33页 |
| ·香港空管的启示 | 第33-35页 |
| ·全英文管制 | 第33页 |
| ·管制员"会飞"及高薪 | 第33-35页 |
| ·总结与启示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华东地区空管系统现状分析 | 第37-57页 |
| ·华东地区民航空管系统简介 | 第37-39页 |
| ·华东空管安全管理要素分析 | 第39-51页 |
| ·影响华东空管安全管理的人力资源因素 | 第39-45页 |
| ·影响华东空管安全管理的设施设备因素 | 第45-46页 |
| ·影响华东空管安全管理的运行环境因素 | 第46-49页 |
| ·影响华东空管安全管理的管理因素 | 第49-51页 |
| ·华东空管安全管理主要薄弱环节 | 第51-57页 |
| ·案例分析 | 第51-55页 |
| ·主要薄弱环节在于人的因素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人力资源对策与建议 | 第57-69页 |
|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 第57-60页 |
| ·内部挖潜,整合现有人力资源 | 第57-58页 |
| ·加大人才储备 | 第58-60页 |
| ·加强对员工的培养 | 第60-64页 |
| ·高校"学术休假"制度的启示 | 第60页 |
|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 第60-61页 |
| ·强化培训,提高带班主任综合素质 | 第61-62页 |
| ·鼓励员工参加学历教育、职业能力教育 | 第62-64页 |
| ·完善保障激励机制 | 第64-66页 |
| ·户籍及住房问题 | 第64页 |
| ·实施员工帮助计划(EAP) | 第64-65页 |
| ·建立完善员工社会保障体系 | 第65-66页 |
| ·加强员工责任心建设 | 第66-69页 |
| ·责任的基本含义 | 第66页 |
| ·从制度性责任路径加强责任心建设 | 第66-67页 |
| ·从非制度性责任路径加强责任心建设 | 第67-69页 |
| 注释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