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4-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7页 |
1.1 黄病毒概述 | 第11-12页 |
1.1.1 黄病毒属病毒概述 | 第11-12页 |
1.1.2 黄病毒理化及生物学特点 | 第12页 |
1.2 黄病毒基因组及重要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1 病毒基因组特点 | 第12-13页 |
1.2.2 衣壳蛋白 C 的结构与功能 | 第13-14页 |
1.2.3 外膜蛋白 E 的结构与功能 | 第14-15页 |
1.3 禽源黄病毒的研究 | 第15-16页 |
1.4 鸭坦布苏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16-27页 |
1.4.1 发病历史与现状 | 第16-17页 |
1.4.2 病原学特点 | 第17-18页 |
1.4.3 流行病学的研究 | 第18-19页 |
1.4.4 临床症状 | 第19-20页 |
1.4.5 病理特征 | 第20页 |
1.4.6 实验室诊断方法 | 第20-26页 |
1.4.7 预防与控制 | 第26-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42页 |
2.1 材料 | 第27-33页 |
2.1.1 病料、细胞、毒株 | 第27-28页 |
2.1.2 实验动物 | 第28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2.1.4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2.1.5 常用溶液的配制 | 第29-32页 |
2.1.6 引物的合成 | 第32-33页 |
2.2 方法 | 第33-42页 |
2.2.1 鸭坦布苏病毒 SX 株的分离鉴定 | 第33-35页 |
2.2.2 SX 株与其他三个分离株在不同宿主细胞中增殖能力的比较 | 第35-38页 |
2.2.3 SX 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 第38-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66页 |
3.1 鸭坦布苏病毒 SX 株的分离鉴定 | 第42-44页 |
3.1.1 病原鉴定 | 第42页 |
3.1.2 生物学特性测定 | 第42-44页 |
3.2 SX 株与其他三个分离株在不同宿主细胞中增殖能力的比较 | 第44-56页 |
3.2.1 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鸭胚成纤维细胞(DEF)的制备 | 第44-45页 |
3.2.2 BHK-21、DF1、VERO、MDCK 的培养 | 第45-46页 |
3.2.3 病毒接种、检测 | 第46-56页 |
3.3 SX 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 第56-66页 |
3.3.1 毒株的扩培 | 第56-57页 |
3.3.2 RT-PCR 鉴定 | 第57页 |
3.3.3 全基因序列测定分析 | 第57-66页 |
4 讨论 | 第66-68页 |
4.1 鸭坦布苏病毒 SX 株的分离鉴定 | 第66页 |
4.2 SX 株与其他三个分离株在不同宿主细胞中增殖能力 | 第66-67页 |
4.3 SX 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 第67-68页 |
5 结论 | 第68-69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7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