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海岸不同沙生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特性变化研究
英文缩写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 | 第4-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21页 |
1.1 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1.2.1 海岸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沙生植物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 第14-18页 |
1.2.4 群落结构与土壤相互关系研究 | 第18-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2.1.1 研究地概况 | 第21-22页 |
2.1.1.1 自然地理环境 | 第21-22页 |
2.1.1.2 土壤特点与自然植被 | 第22页 |
2.1.2 野外调查方法 | 第22-24页 |
2.1.2.1 沙生植物群落类型 | 第22-23页 |
2.1.2.2 沙生植物群落调查 | 第23页 |
2.1.2.3 土壤取样 | 第23-24页 |
2.1.3 室内土壤化验 | 第24页 |
2.1.3.1 土壤的样品处理 | 第24页 |
2.1.3.2 测定方法 | 第24页 |
2.2 生物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2.2.1 重要值(Ⅳ)的计算方法 | 第24页 |
2.2.2 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54页 |
3.1 群落结构特征 | 第26-38页 |
3.1.1 群落的物种组成 | 第26-28页 |
3.1.1.1 植物的科属种组成 | 第26-27页 |
3.1.1.2 植物的生活型组成 | 第27-28页 |
3.1.2 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第28-38页 |
3.1.2.1 沙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重要值分析 | 第28-34页 |
3.1.2.2 沙生植物的多样性分析 | 第34-38页 |
3.2 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 第38-50页 |
3.2.1 土壤物理性质 | 第38-41页 |
3.2.1.1 土壤含水量 | 第38-39页 |
3.2.1.2 土壤容重 | 第39页 |
3.2.1.3 土壤孔隙度 | 第39-41页 |
3.2.2 土壤化学性质 | 第41-49页 |
3.2.2.1 土壤 pH 值 | 第41-42页 |
3.2.2.2 土壤盐分含量 | 第42-44页 |
3.2.2.3 土壤碱解氮含量 | 第44-45页 |
3.2.2.4 土壤有效磷含量 | 第45-46页 |
3.2.2.5 土壤速效钾含量 | 第46-47页 |
3.2.2.6 土壤有机质含量 | 第47-49页 |
3.2.3 土壤理化性质各个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 第49-50页 |
3.2.3.1 单相关分析 | 第49-50页 |
3.3 沙生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第50-54页 |
3.3.1 群落丰富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第51-52页 |
3.3.2 群落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第52-53页 |
3.3.3 群落均匀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第53-54页 |
4 讨论 | 第54-57页 |
4.1 沙生植物群落组成及植物多样性变化 | 第54-55页 |
4.2 沙质海岸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选择 | 第55-56页 |
4.3 沙质海岸沙生植物群落的重建 | 第56-57页 |
5 结论 | 第57-59页 |
5.1 滨海沙生植物群落组成结构 | 第57-58页 |
5.2 土壤特性的变化 | 第58页 |
5.2.1 土壤物理特性的变化 | 第58页 |
5.2.2 土壤化学特性的变化 | 第58页 |
5.3 土壤因子及其与沙生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