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理论背景 | 第8页 |
1.1.2 现实背景 | 第8页 |
1.1.3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1.4 实践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1.2.1 地方政府治理的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2 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3 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基本框架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理论概述: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2.1.1 改革开放以来的时间界定 | 第16页 |
2.1.2 治理、地方治理、政府治理与地方政府治理 | 第16页 |
2.1.3 政府治理模式与地方政府治理模式 | 第16-17页 |
2.1.4 变迁与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迁 | 第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7页 |
2.2.2 治理理论 | 第17页 |
2.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 第17-18页 |
2.2.4 系统理论 | 第18-20页 |
3 历史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的阶段划分 | 第20-27页 |
3.1 改革开放:一场伟大的治理模式的变革 | 第20-21页 |
3.1.1 变革的前奏 | 第20页 |
3.1.2 治理模式的变革 | 第20-21页 |
3.2 集权行政向分权管理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转变(1978-1991) | 第21-23页 |
3.2.1 转变背景 | 第21-22页 |
3.2.2 转变过程 | 第22-23页 |
3.3 分权管理向分权治理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转变(1992-2002) | 第23-24页 |
3.3.1 转变背景 | 第23页 |
3.3.2 转变过程 | 第23-24页 |
3.4 分权治理向多元治理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转变(2003-2012) | 第24-25页 |
3.4.1 转变背景 | 第24页 |
3.4.2 转变过程 | 第24-25页 |
3.5 多元治理向善治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转变(2013至今) | 第25-27页 |
3.5.1 转变背景 | 第25页 |
3.5.2 转变过程 | 第25-27页 |
4 因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的原因分析 | 第27-36页 |
4.1 基于PEST构建的因素分析模型 | 第27-30页 |
4.1.1 影响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的大环境因素分析 | 第27-28页 |
4.1.2 基本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建构 | 第28-30页 |
4.2 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的阶段性因素分析 | 第30-33页 |
4.2.1 第一次变迁的因素分析模型建立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页 |
4.2.2 第二次变迁的因素分析模型建立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2页 |
4.2.3 第三次变迁的因素分析模型建立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3页 |
4.2.4 第四次变迁的因素分析模型建立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页 |
4.3 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的总体因素分析 | 第33-36页 |
4.3.1 政治因素: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的主导 | 第34页 |
4.3.2 经济因素: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的基础 | 第34页 |
4.3.3 社会因素: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的动力 | 第34-35页 |
4.3.4 技术因素: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的关键 | 第35-36页 |
5 个案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浦东模式”变迁分析 | 第36-43页 |
5.1 “浦东模式”变迁轨迹 | 第36-39页 |
5.1.1 浦东新区概述 | 第36页 |
5.1.2 “浦东模式”变迁轨迹 | 第36-38页 |
5.1.3 “浦东模式”的因素分析模型建立及分析 | 第38-39页 |
5.2 “浦东模式”变迁的原因分析 | 第39-41页 |
5.2.1 政治:中央权力下放、政策大力支持 | 第39-40页 |
5.2.2 经济:重视外向型经济、放开市场活力 | 第40页 |
5.2.3 社会:民众热情参与、民众需求回应 | 第40页 |
5.2.4 技术:重视科技发展、人才战略三步走 | 第40-41页 |
5.3 改革开放以来“浦东模式”变迁与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迁比较 | 第41-43页 |
5.3.1 阶段划分比较 | 第41页 |
5.3.2 原因分析比较 | 第41-43页 |
6 变迁趋势:未来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变迁趋势 | 第43-46页 |
6.1 理论:“西学东渐”,逐步回归 | 第44页 |
6.2 实践:“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 第44页 |
6.3 机制:混合治理,多管齐下 | 第44-45页 |
6.4 形式:虚拟政府,职能转移 | 第45-46页 |
7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