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耕耘机具论文

基于DEM的新型仿生深松铲的研制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1 土壤深松技术第11页
        1.1.2 仿生深松铲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 离散单元法简介第13-15页
        1.2.1 离散单元法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3-14页
        1.2.2 离散单元法在农机部件方面的应用第14-15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页
        1.4.2 技术路线第16-18页
2 仿生深松铲的设计第18-23页
    2.1 仿生对象的选取第18页
    2.2 仿生对象信息的提取及曲线拟合第18-20页
        2.2.1 仿生对象信息的提取第18-19页
        2.2.2 特征截面的曲线拟合第19-20页
    2.3 仿生深松铲表面形貌的设计第20-22页
        2.3.1 仿生深松铲原型的选取第20页
        2.3.2 仿生棱纹结构形式的确定第20-21页
        2.3.3 仿生棱纹在深松铲上分布形式的确定第21-22页
    2.4 小结第22-23页
3 土壤物理性能参数的测定第23-28页
    3.1 土壤容重的测定第23-24页
    3.2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第24-26页
    3.3 土壤坚实度的测定第26-27页
    3.4 小结第27-28页
4 基于ANSYSWorkbench的深松铲有限元分析第28-32页
    4.1 ANSYSWorkbench简介第28页
    4.2 深松铲静力学分析模型的建立第28-29页
    4.3 结果分析第29-30页
    4.4 小结第30-32页
5 基于离散元法的各型号深松铲仿真及结果分析第32-48页
    5.1 离散单元法求解的基本原理第32-33页
    5.2 边界模型的建立与参数的选取第33-39页
        5.2.1 边界模型的建立第34-36页
        5.2.2 离散元接触力学模型第36-37页
        5.2.3 离散元仿真微观参数的选取第37-39页
    5.3 各型号深松铲作业宏观仿真对比分析第39-42页
        5.3.1 各型号深松铲水平阻力的仿真分析与比较第39-40页
        5.3.2 宏观仿真效果图分析与比较第40-42页
    5.4 三型号深松铲微观仿真及减阻机理分析第42-47页
        5.4.1 土壤颗粒微观受力仿真分析与比较第42-43页
        5.4.2 横向土层颗粒微观仿真分析与比较第43-45页
        5.4.3 纵向土层颗粒微观仿真分析与比较第45-47页
    5.5 小结第47-48页
6 深松铲田间试验第48-55页
    6.1 试验目的第48页
    6.2 试验方案及设备第48-50页
        6.2.1 试验方案第48-49页
        6.2.2 试验设备第49-50页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0-53页
        6.3.1 水平耕作阻力测试与比较第50-51页
        6.3.2 仿真试验与田间试验水平阻力的对比第51-52页
        6.3.3 深松后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及表面黏附第52-53页
    6.4 小结第53-5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55-58页
    7.1 结论第55-56页
    7.2 创新点第56-57页
    7.3 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色选机分选效果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一篇:双行大葱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