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色选机工作原理概述 | 第11-13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 1.4 色选机的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1.5.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1.5.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1.6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2 色选机结构及物料动力学分析 | 第20-33页 |
| 2.1 玉米色选机的系统构成 | 第20-25页 |
| 2.1.1 机架 | 第20页 |
| 2.1.2 供料系统 | 第20-22页 |
| 2.1.3 光学检测系统 | 第22-23页 |
| 2.1.4 除尘系统 | 第23页 |
| 2.1.5 分选系统 | 第23-24页 |
| 2.1.6 整机装配模型 | 第24-25页 |
| 2.2 玉米色选机性能参数与技术要求 | 第25-26页 |
| 2.3 影响色选机工艺效果的因素分析 | 第26-28页 |
| 2.4 颗粒在流槽上的受力及运动分析 | 第28-30页 |
| 2.5 颗粒在分选区的受力分析 | 第30-32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3 基于EDEM的玉米色选机进料流动特性仿真分析 | 第33-46页 |
| 3.1 离散元素法概述及软件介绍 | 第33-34页 |
| 3.2 玉米颗粒的流动特性仿真 | 第34-39页 |
| 3.2.1 溜槽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4页 |
| 3.2.2 全局模型参数设置 | 第34-36页 |
| 3.2.3 玉米颗粒建模 | 第36-37页 |
| 3.2.4 颗粒工厂与喂料器的运动参数设置 | 第37-38页 |
| 3.2.5 设置时间步长和划分网格 | 第38-39页 |
| 3.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9-45页 |
| 3.3.1 不同产量对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39-41页 |
| 3.3.2 不同溜槽坡角对颗粒流速的影响 | 第41-42页 |
| 3.3.3 最佳进料状态颗粒的平均速度及轨迹分析 | 第42-4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4 基于fluent的色选机分选区气流场的模拟分析 | 第46-59页 |
| 4.1 气流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 4.2 Fluent软件介绍及求解步骤 | 第48-52页 |
| 4.2.1 分选区流场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 4.2.2 网格的划分及质量判断 | 第49页 |
| 4.2.3 全局参数设置 | 第49-52页 |
| 4.3 气流场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 4.4 分选区的优化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 实验验证及分析 | 第59-69页 |
| 5.1 清灰刷的舵机控制实验 | 第59-60页 |
| 5.2 风速对玉米轨迹的影响实验 | 第60-68页 |
| 5.2.1 实验研究方案 | 第60页 |
| 5.2.2 风机选择及主要仪器的介绍 | 第60-64页 |
| 5.2.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4-68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6.1 论文总结 | 第69-70页 |
| 6.2 论文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附录 | 第74-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个人简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