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轨内燃机车耐碰撞结构设计与分析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7-14页 |
1.1.1 国外机车耐碰撞设计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1.2 国内机车耐碰撞设计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1.3 机车耐碰撞设计验证采用的方法 | 第14页 |
1.2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4-16页 |
2 机车耐碰撞结构设计 | 第16-30页 |
2.1 机车总体结构布置 | 第16-20页 |
2.2 机车车体结构构成 | 第20-21页 |
2.3 耐碰撞结构设计依据 | 第21-22页 |
2.4 机车耐碰撞结构设计 | 第22-29页 |
2.4.1 机车底架结构 | 第22-25页 |
2.4.2 防爬装置结构 | 第25-27页 |
2.4.3 司机室结构 | 第27-28页 |
2.4.4 防撞柱结构 | 第28页 |
2.4.5 角柱结构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机车耐碰撞结构强度计算与分析 | 第30-63页 |
3.1 有限元法简介 | 第30-31页 |
3.2 机车耐碰撞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 第31-32页 |
3.2.1 有限元模型的坐标系定义 | 第31页 |
3.2.2 有限元模型 | 第31-32页 |
3.3 工况及边界条件 | 第32-38页 |
3.4 材料特性 | 第38页 |
3.5 验收标准 | 第38-39页 |
3.6 机车耐碰撞结构初步分析与改进 | 第39-41页 |
3.7 强度计算结果分析 | 第41-61页 |
3.7.1 底架纵向压缩 | 第41-43页 |
3.7.2 底架纵向拉伸 | 第43-44页 |
3.7.3 防爬装置纵向压缩 | 第44-46页 |
3.7.4 防爬装置垂向向上或向下载荷 | 第46-49页 |
3.7.5 防撞柱 | 第49-52页 |
3.7.6 角柱 | 第52-57页 |
3.7.7 救援(端部) | 第57-59页 |
3.7.8 整体起吊 | 第59-60页 |
3.7.9 侧翻 | 第60页 |
3.7.10 排障器 | 第60-61页 |
3.8 结论 | 第61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4 耐碰撞结构与传统机车耐碰撞结构对比 | 第63-71页 |
4.1 传统机车耐碰撞结构设计依据 | 第63-64页 |
4.2 传统机车耐碰撞结构介绍 | 第64-65页 |
4.2.1 底架结构 | 第64页 |
4.2.2 司机室结构 | 第64-65页 |
4.3 同种标准下耐碰撞结构强度对比 | 第65-67页 |
4.3.1 有限元模型 | 第66页 |
4.3.2 工况及边界条件 | 第66-67页 |
4.4 强度计算结果分析及对比 | 第67-70页 |
4.4.1 防撞柱 | 第67-68页 |
4.4.2 角柱 | 第68-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5 试验与计算结果对比 | 第71-74页 |
5.1 试验结果 | 第71-72页 |
5.2 计算结果 | 第72-7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附录A 机车主要设备重量分配表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