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往复剪切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主要符号表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及发展第9-11页
        1.1.1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第9页
        1.1.2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现状第9-11页
    1.2 课题的提出第11页
    1.3 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1-19页
        1.3.1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剪切作用下的静力性能研究第11-15页
        1.3.2 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剪切作用下的静力性能研究第15-17页
        1.3.3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剪切作用下的滞回性能研究第17-18页
        1.3.4 钢管混凝土构件在剪切作用下的滞回性能研究第18-19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创新之处第19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试验研究第21-59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试验概况第21-24页
        2.2.1 概述第21页
        2.2.2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第21-23页
        2.2.3 材料性能第23-24页
    2.3 试验参数第24-25页
    2.4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第25-32页
        2.4.1 试验装置第25页
        2.4.2 加载制度第25-27页
        2.4.3 试验测点布置及测量内容第27-29页
        2.4.4 试件的初始缺陷第29-32页
    2.5 单调加载试验现象及分析第32-46页
        2.5.1 试验现象概述第32-33页
        2.5.2 荷载-位移关系曲线第33-38页
        2.5.3 参数影响分析第38-41页
        2.5.4 荷载-应变关系曲线第41-43页
        2.5.5 实测τ-γο曲线及其分析第43-44页
        2.5.6 试件的破坏形态第44-46页
    2.6 往复加载试验结果及分析第46-57页
        2.6.1 试验现象第46-48页
        2.6.2 P-Δ滞回曲线第48-51页
        2.6.3 P-Δ滞回关系骨架线第51-52页
        2.6.4 强度退化第52页
        2.6.5 刚度退化第52-54页
        2.6.6 累积耗能第54-55页
        2.6.7 位移延性系数第55-57页
    2.7 小结第57-59页
第三章 理论分析第59-90页
    3.1 引言第59页
    3.2 材料本构关系第59-61页
        3.2.1 钢材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第59-60页
        3.2.2 核心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第60-61页
    3.3 钢管混凝土构件有限元分析第61-66页
        3.3.1 概述第61-62页
        3.3.2 单元类型选取第62页
        3.3.3 单元网格划分第62页
        3.3.4 界面模型处理第62-63页
        3.3.5 边界条件第63页
        3.3.6 薄壁钢管初始缺陷和残余应力的考虑第63-66页
    3.4 验证计算结果第66-70页
    3.5 与本次试验结果对比及分析第70-82页
        3.5.1 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的对比第70-75页
        3.5.2 残余应力影响分析第75-79页
        3.5.3 初始缺陷的分析第79-82页
    3.6 工作机理分析第82-89页
        3.6.1 纯剪、弯剪和弯曲构件界限剪跨比分析第82-84页
        3.6.2 剪切构件荷载-变形关系曲线的特点第84-86页
        3.6.3 压弯剪构件荷载-变形关系曲线的特点第86-89页
    3.7 小结第89-90页
第四章 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构件抗剪承载力的简化计算第90-101页
    4.1 引言第90页
    4.2 参数分析第90-95页
        4.2.1 剪切构件参数影响分析第90-92页
        4.2.2 压弯剪构件参数影响分析第92-95页
    4.3 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抗剪承载力公式第95-96页
    4.4 钢管混凝土抗剪承载力比较第96-100页
    4.5 小结第100-101页
结论与展望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个人简历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的发展--以福州五所高校学生的调查分析为例
下一篇:民营资本参与铁路投资研究--以罗定铁路收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