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本文所用主要缩略词 | 第10-12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2-36页 |
第一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第12-22页 |
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第12-13页 |
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第13-22页 |
2.1 染色体原位杂交的靶DNA | 第13-17页 |
2.2 探针的类型 | 第17-18页 |
2.3 探针的制备 | 第18-20页 |
2.4 染色体原位杂交基本程序 | 第20-21页 |
2.5 荧光显微镜检测 | 第21-22页 |
第二章 FISH及其衍生技术在植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 第22-36页 |
1 基于FISH的衍生技术介绍 | 第22-25页 |
1.1 DNA纤维FISH(DNA fiber-FISH) | 第22-23页 |
1.2 多彩色荧光原位杂交(M-FISH) | 第23页 |
1.3 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 | 第23-24页 |
1.4 原位杂交显带技术(In situ hybridization banding.ISHB) | 第24页 |
1.5 引物原位DNA合成技术(Primed in situ DNA synthesis,PRINS) | 第24-25页 |
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31页 |
2.1 植物染色体的有效识别及核型分析 | 第25-26页 |
2.2 异源染色质的鉴定 | 第26-27页 |
2.3 基因的物理定位 | 第27-29页 |
2.4 染色体物理图谱的构建及与遗传图谱的比较分析 | 第29-31页 |
3 BAC-FISH在棉花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 第31-36页 |
3.1 BAC-FISH技术介绍 | 第31-32页 |
3.2 BAC-FISH技术的优势 | 第32-33页 |
3.3 BAC-FISH在棉花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 第33-36页 |
第二篇 研究报告 | 第36-62页 |
第三章 四倍体棉花粗线期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体系的建立 | 第36-5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7-39页 |
1.1 材料 | 第37页 |
1.2 SSR标记的确定及文库筛选 | 第37-38页 |
1.3 染色体制片 | 第38页 |
1.4 探针的标记 | 第38-39页 |
1.5 杂交液的配制 | 第39页 |
1.6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第39页 |
1.7 拍照并检测信号 | 第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2.1 粗线期FISH染色体制片 | 第39-42页 |
2.2 棉花粗线期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FISH分辨率分析 | 第42-45页 |
2.3 棉花粗线期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FISH技术灵敏度分析 | 第45-47页 |
3 讨论 | 第47-50页 |
第四章 异源四倍体棉花12A、12D部分同源染色体高分辨率细胞遗传图谱构建与比较分析 | 第50-6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1.1 材料 | 第51页 |
1.2 染色体制片 | 第51页 |
1.3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第51页 |
1.4 拍照并检测信号 | 第51-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60页 |
2.1 12A、12D部分同源染色体高分辨率细胞遗传图谱构建 | 第52-55页 |
2.2 陆地棉12A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图谱 | 第55-59页 |
2.3 陆地棉12D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图谱 | 第59-60页 |
3 讨论 | 第60-62页 |
全文总结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