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GDSL家族嗜热酯酶EstL5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词第9-10页
1 引言第10-18页
2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18-24页
    2.1 实验材料第18页
    2.2 主要试剂、酶类第18-20页
    2.3 菌株和质粒第20页
    2.4 主要试剂配制第20-21页
    2.5 主要仪器设备第21-23页
    2.6 计算机软件及数据库第23-24页
3 实验方法第24-36页
    3.1 EstL5的序列分析和克隆第24-25页
        3.1.1 EstL5的序列分析第24页
        3.1.2 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第24页
        3.1.3 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第24-25页
    3.2 EstL5融合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25-27页
        3.2.1 EstL5 融合蛋白的表达第25页
        3.2.2 EstL5 融合蛋白的纯化第25-26页
        3.2.3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配制方法第26页
        3.2.4 超滤操作方法第26页
        3.2.5 纯化蛋白溶液浓度的测定第26-27页
    3.3 EstL5的酯酶活性测定第27-29页
        3.3.1 酯酶EstL5最适底物测定第27-28页
        3.3.2 酯酶EstL5最适反应pH值与最适反应温度条件测定第28页
        3.3.3 酯酶EstL5的热稳定性测定第28-29页
        3.3.4 酯酶EstL5在不同pH条件下稳定性测定第29页
        3.3.5 酯酶EstL5在不同盐组分或化合物条件下稳定性测定第29页
    3.4 结晶EstL5的表达纯化第29-30页
        3.4.1 EstL5的分子筛纯化第29-30页
    3.5 EstL5蛋白结晶条件的筛选和优化第30页
        3.5.1 EstL5蛋白结晶条件的筛选第30页
        3.5.2 EstL5蛋白结晶条件的优化第30页
    3.6 硒代EstL5的表达纯化第30-32页
        3.6.1 硒代EstL5的表达使用的M9培养基的配制第30-31页
        3.6.2 硒代EstL5的诱导表达第31页
        3.6.3 硒代EstL5的纯化第31页
        3.6.4 硒代EstL5的鉴定第31页
        3.6.5 硒代EstL5的结晶条件筛选第31-32页
    3.7 衍射数据收集和结构解析第32-33页
        3.7.1 防冻剂筛选第32页
        3.7.2 X-射线衍射数据的收集第32页
        3.7.3 硒代EstL5的结构解析第32-33页
        3.7.4 野生型EstL5的结构解析第33页
        3.7.5 EstL5与底物复合体的晶体筛选第33页
    3.8 EstL5的突变体构建与表达纯化第33-36页
        3.8.1 引物设计第33-34页
        3.8.2 突变体表达质粒的构建第34页
        3.8.3 突变体的表达纯化第34-35页
        3.8.4 突变体的酯酶活力测定第35页
        3.8.5 突变体的热稳定性简单测定第35-36页
4 结果和讨论第36-80页
    4.1 EstL5的克隆纯化与活性检测第36-47页
        4.1.1 EstL5的序列分析第36-37页
        4.1.2 EstL5的基因克隆第37页
        4.1.3 EstL5的表达纯化第37-39页
        4.1.4 EstL5的酯酶活性测定第39-47页
    4.2 EstL5的结构解析第47-64页
        4.2.1 EstL5的晶体制备第47-49页
        4.2.2 硒代EstL5的晶体制备第49-54页
        4.2.3 衍射数据收集第54-55页
        4.2.4 硒代EstL5的结构解析第55-56页
        4.2.5 硒代EstL5模型质量分析第56-60页
        4.2.6 野生型EstL5的晶体结构解析第60页
        4.2.7 EstL5模型质量分析第60-64页
    4.3 EstL5的结构与催化机理第64-80页
        4.3.1 野生型EstL5与硒代EstL5的结构比较第64页
        4.3.2 EstL5的晶体结构分析第64-70页
        4.3.3 突变体的活性检测第70-73页
        4.3.4 EstL5的催化机制的讨论第73-78页
        4.3.5 复合体晶体筛选第78-80页
小结第80页
展望第80-81页
综述第81-104页
    参考文献第96-104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鼠上皮性卵巢癌诱发模型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
下一篇:VHL-/-肾细胞癌肿瘤形成过程中HIF2α靶基因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