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土壤中石油污染物行为特征及植物根际修复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7页
    1.1 立题依据及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1.1 立题依据第14-15页
        1.1.2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5页
    1.2 土壤石油污染现状及危害第15-18页
        1.2.1 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来源及污染途径第15-16页
        1.2.2 土壤石油污染现状第16-17页
        1.2.3 石油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第17-18页
    1.3 石油污染生物修复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4页
        1.3.1 土壤石油类污染物植物修复研究第18-21页
        1.3.2 污染环境中植物根际分泌物研究第21-24页
        1.3.3 存在问题第24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4-27页
        1.4.1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24-25页
        1.4.2 技术路线第25-27页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及方案设计第27-36页
    2.1 试验区概况第27页
    2.2 试验方案设计第27-31页
        2.2.1 供试土壤第27-29页
        2.2.2 供试植物选择第29页
        2.2.3 土壤石油污染浓度的设置第29页
        2.2.4 试验组别设置第29-30页
        2.2.5 采样时间设置第30页
        2.2.6 样品采样与保存方法第30-31页
    2.3 检测指标确定与测定方法第31-36页
        2.3.1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第31页
        2.3.2 土壤总石油烃含量(TPH)第31页
        2.3.3 石油组分测定第31页
        2.3.4 土壤根际分泌物第31-33页
        2.3.5 植物指标测定第33页
        2.3.6 土壤和植物中δ15N 同位素第33-34页
        2.3.7 土壤酶活性第34-36页
第三章 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行为特征研究第36-57页
    3.1 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行为特征第36-37页
    3.2 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挥发第37-41页
        3.2.1 石油的挥发动力学特征第37-39页
        3.2.2 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挥发的影响因素第39-41页
    3.3 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第41-50页
        3.3.1 吸附动力学特征第42-43页
        3.3.2 吸附动力学过程模拟第43-47页
        3.3.3 等温吸附研究第47-49页
        3.3.4 影响因素研究第49-50页
    3.4 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解吸第50-54页
        3.4.1 解吸动力学特征第50-51页
        3.4.2 解吸动力学模拟第51-53页
        3.4.3 影响因素研究第53-54页
    3.5 石油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自然降解第54-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石油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行为特征第57-73页
    4.1 石油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行为特征第57页
    4.2 石油污染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第57-59页
    4.3 土壤-植物系统中石油污染物降解作用第59页
    4.4 修复植物根际分泌物协同作用第59-71页
        4.4.1 植物根际分泌物的研究方法第60-61页
        4.4.2 石油胁迫下根际分泌物分布特征第61-66页
        4.4.3 根际分泌物的协同作用第66-71页
    4.5 强化石油污染土壤根际修复的途径第71-72页
    4.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根际石油降解菌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第73-102页
    5.1 石油降解菌株的分离和鉴定第73-84页
        5.1.1 石油降解菌株的分离第73-74页
        5.1.2 降解菌菌群构建第74-76页
        5.1.3 菌株鉴定第76-84页
    5.2 根际石油降解菌降解特性第84-96页
        5.2.1 根际石油降解菌降解作用第84-85页
        5.2.2 根际石油降解菌降解过程第85-96页
    5.3 石油污染物微生物降解机理第96-100页
    5.4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六章 旱区土壤石油污染修复植物筛选第102-123页
    6.1 修复植物选择依据第102页
    6.2 修复植物的生理性状第102-104页
    6.3 石油污染对植物生长性状影响第104-111页
        6.3.1 株高第105-108页
        6.3.2 生物量第108-111页
    6.4 石油污染胁迫对土壤和植物中δ15N 同位素影响第111-114页
    6.5 石油污染对土壤主要性质影响第114-119页
        6.5.1 脱氢酶活性第115-116页
        6.5.2 过氧化氢酶活性第116-117页
        6.5.3 氧化还原电位第117-119页
    6.6 土壤石油污染植物修复效果研究第119-122页
    6.7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总结与展望第123-127页
    结论第123-125页
    创新点第125页
    展望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5页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5-136页
致谢第136-137页
附录第137-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消费社会人的价值观的偏失与重建
下一篇:内陆强风特性的现场实测与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