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风论文

内陆强风特性的现场实测与模拟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8页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风特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第12-15页
        1.2.1 风特性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1.2.2 风特性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3-15页
    1.3 中国强风概况第15-25页
        1.3.1 中国大风分布及其成因第15-17页
        1.3.2 内陆强风概况第17-21页
        1.3.3 台风大风概况第21-23页
        1.3.4 内陆强风和台风的区别第23-25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25-28页
第二章 风特性研究的基础第28-46页
    2.1 大气边界层研究的回顾第28-29页
    2.2 近地层湍流研究第29-30页
        2.2.1 近地层的概念第29-30页
        2.2.2 近地层湍流的统计理论第30页
    2.3 近地层风特性参数第30-36页
        2.3.1 平均风特性第31-33页
        2.3.2 脉动风特性第33-36页
    2.4 风场实测第36-38页
        2.4.1 风观测的准备工作第36-37页
        2.4.2 风观测数据处理第37-38页
    2.5 风洞试验模拟第38-40页
        2.5.1 风洞试验模拟的准备工作第38-39页
        2.5.2 风洞试验数据处理第39-40页
    2.6 数值计算模拟第40-44页
        2.6.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第40页
        2.6.2 控制方程的离散第40页
        2.6.3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第40-42页
        2.6.4 边界条件及网格技术第42-44页
    2.7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三章 风特性现场实测第46-73页
    3.1 风观测项目概况第46-51页
        3.1.1 风观测塔的选取第46-48页
        3.1.2 测量仪器和设备第48-49页
        3.1.3 实测方案及实施第49-51页
    3.2 风观测的内容第51页
    3.3 风观测数据统计分析第51-71页
        3.3.1 平均风速和风向实测分析第51-56页
        3.3.2 风速剖面α指数拟合第56-59页
        3.3.3 湍流强度、阵风因子及风攻角第59-65页
        3.3.4 湍流积分尺度第65-67页
        3.3.5 湍流的功率谱特性第67-71页
    3.4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四章 地形模型风洞模拟试验第73-117页
    4.1 试验研究概述第73-76页
        4.1.1 测风塔位置附近地形描述第73-75页
        4.1.2 试验设备第75-76页
    4.2 试验模型第76-78页
        4.2.1 普通模型设计第76页
        4.2.2 歪曲模型设计第76页
        4.2.3 模型制作第76-78页
    4.3 试验工况及测点布置第78-80页
    4.4 试验结果数据分析第80-112页
        4.4.1 均匀流场第80-101页
        4.4.2 不同缩尺比影响第101-106页
        4.4.3 不同流场影响第106-112页
    4.5 试验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第112-115页
        4.5.1 风速剖面对比第112页
        4.5.2 湍流强度对比第112-113页
        4.5.3 湍流积分尺度对比第113-114页
        4.5.4 湍流功率谱密度函数对比第114-115页
    4.6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五章 风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第117-142页
    5.1 FLUENT 软件简介第117-118页
    5.2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118-121页
        5.2.1 几何建模及计算流域确定第118-119页
        5.2.2 网格生成第119-120页
        5.2.3 边界条件选取第120页
        5.2.4 控制方程第120页
        5.2.5 求解参数的设置第120-121页
        5.2.6 计算工况第121页
    5.3 均匀来流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第121-131页
        5.3.1 风速剖面第121-127页
        5.3.2 湍流强度第127-131页
    5.4 模型缩尺比例对风特性的影响研究第131-135页
        5.4.1 工况设置第131-132页
        5.4.2 风速剖面第132-134页
        5.4.3 湍流强度第134-135页
    5.5 不同风场对风特性的影响研究第135-138页
    5.6 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138-140页
        5.6.1 风速剖面对比第138-139页
        5.6.2 湍流强度对比第139-140页
    5.7 本章小结第140-142页
第六章 内陆强风特性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第142-162页
    6.1 内陆强风和台风的对比研究第142-156页
        6.1.1 仪器设置第142-143页
        6.1.2 观测资料说明第143页
        6.1.3 平均风场风特性第143-152页
        6.1.4 脉动风场风特性第152-156页
    6.2 现场实测第156页
        6.2.1 实测数据的采集第156页
        6.2.2 实测数据的处理第156页
        6.2.3 实测存在的问题第156页
    6.3 风洞试验第156-157页
        6.3.1 风洞气流状态第156-157页
        6.3.2 模型比尺第157页
        6.3.3 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第157页
        6.3.4 试验存在的问题第157页
    6.4 数值模拟第157-158页
        6.4.1 数值风洞的气流状态第157-158页
        6.4.2 计算模型及网格划分第158页
        6.4.3 数值模拟数据的采集及处理第158页
        6.4.4 数值模拟存在的问题第158页
    6.5 三种途径对比第158-160页
        6.5.1 完成内容及影响因素对比第158-160页
        6.5.2 数据分析结果对比第160页
    6.6 本章小结第160-162页
结论与展望第162-165页
    1 主要研究结论第162-163页
    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163-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7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7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第173-174页
致谢第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壤中石油污染物行为特征及植物根际修复研究
下一篇:贫困陷阱:风险、人力资本传递和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