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8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6-7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7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7-8页 |
2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进展 | 第8-1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8-9页 |
2.1.1 初中文科综合学科与文科综合教师的界定 | 第8页 |
2.1.2 初中文利综合教研共同体的界定 | 第8-9页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第9-15页 |
2.2.1 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 第9-10页 |
2.2.2 关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 第10-14页 |
2.2.3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 第14-15页 |
3 文科综合教研共同体的调查与分析 | 第15-22页 |
3.1 调查过程 | 第15-16页 |
3.1.1 准备阶段 | 第15页 |
3.1.2 样本选择 | 第15-16页 |
3.1.3 实施阶段 | 第16页 |
3.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16-20页 |
3.2.1 样本基本信息 | 第16-17页 |
3.2.2 文科综合教研共同体教师参加情况 | 第17-18页 |
3.2.3 文科综合教研共同体组织情况 | 第18-19页 |
3.2.4 文科综合教研共同体影响评价 | 第19-20页 |
3.3 文科综合教研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3.3.1 文科综合教研共同体组织管理松散,教师参与度不高 | 第20-21页 |
3.3.2 初中文综教研共同体活动形式单一,深度不够 | 第21页 |
3.3.3 初中文综教师主体参与性差,个体受益甚微 | 第21-22页 |
4 中学文科综合教研共同体的优化策略 | 第22-30页 |
4.1 初中文科综合教研共同体管理组织架构的优化 | 第22-25页 |
4.1.1 建构原则 | 第22-23页 |
4.1.2 组织架构 | 第23-24页 |
4.1.3 三个层面的初中文科综合教研共同体的关系分析 | 第24-25页 |
4.2 校际初中文科综合教研共同体的优化策略 | 第25-28页 |
4.2.1 涵义 | 第25-26页 |
4.2.2 问题 | 第26页 |
4.2.3 优化 | 第26-28页 |
4.3 文科综合教研共同体教研活动方式的优化 | 第28-30页 |
4.3.1 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教研 | 第28页 |
4.3.2 有意识的进行“教学案例研究” | 第28-29页 |
4.3.3 多次磨课的持续跟进式教研 | 第29页 |
4.3.4 网络式的教研,共同体教研新范式 | 第29-30页 |
5 研究的结论与进一步思考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附件1 | 第33-35页 |
附件2 | 第35-36页 |
附件3 | 第36-38页 |
附件4 | 第38-39页 |
后记 | 第39-41页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