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1.1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量子可逆逻辑电路理论基础 | 第12-18页 |
| 2.1 可逆函数与幺正变换 | 第12-13页 |
| 2.2 量子信息与量子逻辑 | 第13-15页 |
| 2.3 量子逻辑门 | 第15-16页 |
| 2.4 量子可逆逻辑电路 | 第16-18页 |
| 第三章 基于“图”编码的量子可逆逻辑电路表示方法 | 第18-25页 |
| 3.1 量子可逆逻辑电路编码方案的设计 | 第18-20页 |
| 3.2 量子可逆逻辑电路的“图”表示方法的矩阵编码 | 第20-21页 |
| 3.3 修改电路结构的操作算子 | 第21-25页 |
| 3.3.1 操作算子 1:顶点添加操作 | 第21-22页 |
| 3.3.2 操作算子 2:顶点删除操作 | 第22页 |
| 3.3.3 操作算子 3:顶点修改操作 | 第22-23页 |
| 3.3.4 操作算子 4:顶点互换操作 | 第23页 |
| 3.3.5 操作算子 5:有向边互换操作 | 第23-25页 |
| 第四章 量子可逆逻辑电路自动合成的算法 | 第25-39页 |
| 4.1 生物免疫系统介绍 | 第25-26页 |
| 4.2 人工免疫系统以及人工免疫算法 | 第26-28页 |
| 4.2.1 克隆选择学说 | 第26-27页 |
| 4.2.2 克隆选择算法 | 第27-28页 |
| 4.3 基于图编码的克隆选择算法 | 第28-32页 |
| 4.4 实验以及结论 | 第32-37页 |
| 4.4.1 实验对象及算法参数 | 第32-33页 |
| 4.4.2 四个量子可逆逻辑电路自动合成的实验 | 第33-36页 |
| 4.4.3 实验总结 | 第36-37页 |
| 4.5 基于“图”编码的克隆选择算法中相关参数对算法的影响 | 第37-39页 |
| 4.5.1 变异概率对算法效果的影响 | 第37页 |
| 4.5.2 增补系数对算法效果的影响 | 第37-39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附录 Ⅰ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的论文 | 第44-45页 |
| 详细摘要 | 第45-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