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导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0-12页 |
1.3.1 研究方法概述 | 第10-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本文所要解决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2. 市场有效性理论综述 | 第13-22页 |
2.1 EMH 的产生 | 第13页 |
2.2 有效市场的实证含义 | 第13-15页 |
2.3 有效市场的分类及检验 | 第15-19页 |
2.3.1 有效市场的分类 | 第15-17页 |
2.3.2 有效市场的检验 | 第17-19页 |
2.4 市场有效理论的争论 | 第19-20页 |
2.5 市场有效理论的意义 | 第20-22页 |
2.5.1 理论意义 | 第20页 |
2.5.2 实践意义 | 第20-22页 |
3. 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 第22-30页 |
3.1 我国证券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第22-23页 |
3.2 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 | 第23-26页 |
3.3 中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 | 第26-30页 |
4. 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 第30-52页 |
4.1 弱式有效市场的检验 | 第30-43页 |
4.1.1 数据选取及模型建立 | 第33-36页 |
4.1.2 弱式有效实证分析 | 第36-42页 |
4.1.4 实证结果说明 | 第42-43页 |
4.2 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检验 | 第43-52页 |
4.2.1 事件研究法综述 | 第43-46页 |
4.2.2 半强式有效市场的实证检验 | 第46-50页 |
4.2.3 实证结果说明 | 第50-52页 |
5. 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低下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 第52-60页 |
5.1 市场有效性低下的原因分析 | 第52-57页 |
5.2 改善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A:沪深市场 150 家上市公司盈亏信息 | 第64-70页 |
附录 B:沪深两市随机游走模型的游程检验结果 | 第70-73页 |
附录 C:沪深两市累计超额收益率计算结果 | 第73-7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