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现有研究成果的概括及评价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16-19页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2 “村账乡管”模式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 | 第19-29页 |
2.1 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历史沿革 | 第19-22页 |
2.1.1 传统农村财务管理模式 | 第19-20页 |
2.1.2 新型农村财务管理模式 | 第20-22页 |
2.2 “村账乡管”模式的概述 | 第22-24页 |
2.2.1 “村账乡管”模式的概念 | 第22页 |
2.2.2 “村账乡管”模式的内容 | 第22-23页 |
2.2.3 行为主体 | 第23页 |
2.2.4 目标和操作方法 | 第23-24页 |
2.2.5 工作流程和要求 | 第24页 |
2.3 “村账乡管”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2.3.1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4-25页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5-26页 |
2.3.3 成本效益理论 | 第26-27页 |
2.3.4 集权与分权理论 | 第27-29页 |
3 “村账乡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 第29-35页 |
3.1 “村账乡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3.1.1 “村账乡管”模式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 | 第29-30页 |
3.1.2 “村账乡管”模式存在的现状问题 | 第30-32页 |
3.1.3 “村账乡管”模式存在的未来发展去向问题 | 第32页 |
3.2 “村账乡管”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3.2.1 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不到位 | 第32-33页 |
3.2.2 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33页 |
3.2.3 思想认识层面存在盲区 | 第33-34页 |
3.2.4 缺乏引入和培养专业人才的机制 | 第34-35页 |
4 改革与完善“村账乡管”模式的对策建议 | 第35-47页 |
4.1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对策 | 第35-37页 |
4.1.1 完善制度建设 | 第35-36页 |
4.1.2 严格遵循民主自愿与“四权”不变原则 | 第36页 |
4.1.3 建立规范有序的农村财务管理机制 | 第36-37页 |
4.2 解决运行现状问题的对策 | 第37-40页 |
4.2.1 严格按委托代理程序执行,淡化过浓的行政色彩 | 第37-38页 |
4.2.2 加强资金管理和民主监督,确保村务公开透明 | 第38-39页 |
4.2.3 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培养力度,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 第39-40页 |
4.3 解决未来发展问题的对策 | 第40-47页 |
4.3.1 探索新型农村财务管理模式 | 第41-45页 |
4.3.2 保持村级财务代理中心的独立地位,加强审计工作 | 第45-47页 |
5 资福乡“村账乡管”模式的实施与评价 | 第47-56页 |
5.1 资福乡简介 | 第47-48页 |
5.2 实施背景 | 第48页 |
5.3 实施内容 | 第48-50页 |
5.4 阶段性评价 | 第50-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A “村账乡管”模式调查问卷 | 第62-73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