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引言 | 第12-16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文章的思路与结构 | 第13-14页 |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金融危机的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货币危机理论 | 第16-17页 |
·银行危机理论 | 第17页 |
·外债危机理论 | 第17-18页 |
·羊群行为模型 | 第18-19页 |
·关于次贷危机的文献综述 | 第19-22页 |
·政府失职论 | 第19-20页 |
·过度创新论 | 第20-21页 |
·其他次贷危机理论 | 第21-22页 |
3. 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 | 第22-29页 |
·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 第22-23页 |
·危机的分类 | 第23-25页 |
·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 | 第23-24页 |
·独立发生的金融危机 | 第24-25页 |
·危机的国际扩散性 | 第25-27页 |
·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 第27-29页 |
4.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及现代虚拟资本特征 | 第29-33页 |
·虚拟资本的界定 | 第29-30页 |
·现代虚拟资本的特征 | 第30-33页 |
5. 生产过剩和虚拟资本的膨胀-次贷危机成因的分析 | 第33-48页 |
·全球经济失衡和美元的生产过剩 | 第33-35页 |
·次级抵押贷款的产生和生产过剩 | 第35-39页 |
·次级抵押贷款的设计 | 第36-37页 |
·实际需求与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矛盾 | 第37-39页 |
·过度创新和生产过剩 | 第39-48页 |
·次级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过程 | 第40-42页 |
·CDO的过剩生产 | 第42-44页 |
·CDS的过剩生产 | 第44-45页 |
·虚拟资本的投机性需求 | 第45-48页 |
6. 信用危机-对次贷危机本质的分析 | 第48-53页 |
·马克思对信用危机的解释 | 第48-49页 |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 | 第49-50页 |
·G-W过程中信用危机 | 第50-53页 |
7. 经济自由化和次贷危机-对危机根源的分析 | 第53-56页 |
8. 次贷危机的启示和机遇 | 第56-61页 |
·次贷危机的启示 | 第56-58页 |
·次贷危机的机遇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