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文献回顾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2. 银保合作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解释 | 第17-25页 |
·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 第17-19页 |
·信息不对称 | 第17-18页 |
·信息不对称引致的交易成本理论 | 第18页 |
·信息不对称引致的信贷配给理论 | 第18-19页 |
·银保合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相关解释 | 第19-25页 |
·信用担保的经济学原理 | 第19-21页 |
·银保合作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理分析 | 第21-25页 |
3.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合作现状研究 | 第25-34页 |
·各国信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的合作方式 | 第25-26页 |
·担保机构与银行共担风险 | 第25页 |
·银保维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 第25-26页 |
·我国信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合作现状 | 第26-29页 |
·信用担保机构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协作银行现状分析 | 第27-28页 |
·我国银保合作的现状 | 第28-29页 |
·信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合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条件 | 第29-34页 |
·银保合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银保合作的制约条件 | 第32-34页 |
4. 信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合作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34-44页 |
·日本信用保证协会与协作银行的合作 | 第34-38页 |
·日本信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合作的先决条件 | 第34-35页 |
·日本银保的合作过程 | 第35-38页 |
·美国信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的合作 | 第38-41页 |
·美国银保合作概况 | 第38-39页 |
·美国信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合作的先决条件 | 第39-40页 |
·美国信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的合作关系 | 第40-41页 |
·启示与借鉴 | 第41-44页 |
5. 加强我国银保合作建设的对策性建议 | 第44-63页 |
·银保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共担 | 第44-50页 |
·银行与担保机构在合作过程中共同放松监管的原因分析 | 第44-46页 |
·银保合作的风险分担的决定因素 | 第46-48页 |
·银保双方在风险分担过程中的比例确定 | 第48-50页 |
·加强我国银保合作的对策性建议 | 第50-63页 |
·对担保机构的建议 | 第51-54页 |
·对商业银行的建议 | 第54-59页 |
·对银保双方的建议 | 第59-63页 |
6.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