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1.2 桩-土介质-上部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研究现状与水平 | 第14-17页 |
1.2.1 国外桩-土介质-上部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桩-土介质-上部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5-17页 |
1.3 桩-土介质-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1.3.1 理论研究法 | 第17-19页 |
1.3.2 试验研究法 | 第19-22页 |
1.4 各国规范对土-结构相互作用的考虑 | 第22页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地基土物理与动力特性参数试验研究 | 第24-37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场地土的物理与动力特性参数测试 | 第24页 |
2.3 动力特性参数试验研究 | 第24-35页 |
2.3.1 波速测试 | 第25-28页 |
2.3.2 激振法测试 | 第28-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试验方案 | 第37-47页 |
3.1 桩-土介质-桥梁墩柱模型试验概述 | 第37-38页 |
3.2 桥梁墩柱设计与制作 | 第38-39页 |
3.2.1 设计 | 第38-39页 |
3.2.2 制作 | 第39页 |
3.3 桥梁墩柱材料的力学特性 | 第39-40页 |
3.4 桩基承台设计 | 第40-41页 |
3.5 试验装置 | 第41-43页 |
3.6 数据测量 | 第43-45页 |
3.6.1 钢筋应变片 | 第43-44页 |
3.6.2 钢管桩应变片 | 第44页 |
3.6.3 承台位移和转角测量 | 第44-45页 |
3.7 加载方式 | 第45-47页 |
第4章 试验现象及结果对比分析 | 第47-68页 |
4.1 概述 | 第47页 |
4.2 试验现象 | 第47-51页 |
4.2.1 C-1 柱 | 第47-49页 |
4.2.2 C-2 柱 | 第49-51页 |
4.3 墩柱试验数据分析对比 | 第51-65页 |
4.3.1 滞回性能 | 第51-52页 |
4.3.2 骨架曲线 | 第52-53页 |
4.3.3 刚度退化 | 第53-56页 |
4.3.4 滞回耗能 | 第56-57页 |
4.3.5 柱纵向钢筋应变 | 第57-59页 |
4.3.6 钢管桩的应变 | 第59-62页 |
4.3.7 自振周期 | 第62-64页 |
4.3.8 顶点位移 | 第64-65页 |
4.4 试验与规范比较 | 第65-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