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3-16页
        1.1.1 选题依据第13-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23页
        1.3.1 研究思路第20-22页
        1.3.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4 本文创新及不足第23-24页
        1.4.1 本文创新第23页
        1.4.2 本文不足第23-24页
第二章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历史渊源第24-38页
    2.1 从古希腊到德国古典哲学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第24-35页
        2.1.1 古希腊时期人的发展理论第24-27页
        2.1.2 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发展理论第27-29页
        2.1.3 启蒙运动时期人的发展理论第29-32页
        2.1.4 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第32-33页
        2.1.5 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人的发展理论第33-35页
    2.2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的发展理论的缺陷第35-37页
        2.2.1 抽象性第36页
        2.2.2 自然性第36-37页
        2.2.3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第37页
    2.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生成脉络与文本解析第38-72页
    3.1 理论准备阶段:从手段到目标第38-50页
        3.1.1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人自己寻找达到高尚目标的手段第38-39页
        3.1.2 《博士论文》:“定在”中的人的自由发展第39-42页
        3.1.3 《莱茵报》时期:初步认识经济、物质利益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第42-44页
        3.1.4 《德法年鉴》时期:人的发展目标是阶级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第44-50页
    3.2 初始萌芽阶段:从抽象到现实第50-57页
        3.2.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实现人的发展必须消除异化第51-55页
        3.2.2 《神圣家族》:从抽象的人的发展到现实的人的发展第55-57页
    3.3 科学形态阶段:初创唯物史观第57-65页
        3.3.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是人的发展的根本条件第58-60页
        3.3.2 《德意志意识形态》:“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第60-63页
        3.3.3 《共产党宣言》:自由人联合体第63-65页
    3.4 理论成熟阶段:娴熟运用唯物史观第65-71页
        3.4.1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人的发展的三形态第65-68页
        3.4.2 《资本论》:哲学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完备化的人的发展理论第68-71页
    3.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与理论特征第72-86页
    4.1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内容结构第72-83页
        4.1.1 人的发展的历史前提第72-75页
        4.1.2 人的发展的现实动因第75-78页
        4.1.3 人的发展的本质内涵第78-80页
        4.1.4 人的发展的价值目标第80-83页
    4.2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理论特征第83-85页
        4.2.1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第83-84页
        4.2.2 阶段性和过程性的统一第84页
        4.2.3 个体性与类本性的统一第84-85页
        4.2.4 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第85页
    4.3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五章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进程第86-105页
    5.1 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民族独立基础上的人的发展第86-98页
        5.1.1 中国革命的时代背景与时代课题:近现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第87-89页
        5.1.2 新民主主义时期人的发展的前提:民族独立第89-91页
        5.1.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的发展的基础:解放和提高生产力第91页
        5.1.4 毛泽东思想关于人的发展的内容第91-98页
    5.2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为中心基础上的人的发展第98-101页
        5.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第99页
        5.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之辩证统一第99-100页
        5.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双重作用第100-101页
    5.3 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101-103页
        5.3.1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所在第101-102页
        5.3.2 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第102-103页
    5.4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六章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对中国的现实指导第105-113页
    6.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105-108页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第105-107页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根本制度保障第107-108页
    6.2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实现路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108-111页
        6.2.1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的现代化发展第108-109页
        6.2.2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第109-110页
        6.2.3 国家治理现代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实现路径第110-111页
    6.3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中国梦的有机统一第111-112页
        6.3.1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要靠中国力量实现的人民的梦第111-112页
        6.3.2 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梦的价值归宿第112页
    6.4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第七章 结语第113-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攻博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
下一篇: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伦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