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8-27页 |
1.1 肿瘤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第18-19页 |
1.2 VEGF在肝癌发病中的地位 | 第19-20页 |
1.3 肿瘤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 第20-21页 |
1.4 MMPs在肝癌发病中的地位 | 第21-22页 |
1.5 放射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 | 第22页 |
1.6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 | 第22-23页 |
1.7 TACE联合或序贯体外放射治疗 | 第23-24页 |
1.8 辐射对肿瘤VEGF/MMPs表达的影响 | 第24页 |
1.9 TACE对肿瘤VEGF/MMPs表达的影响 | 第24-25页 |
1.10 兔VX2肝癌模型的特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5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7-41页 |
2.1.1 实验动物和实验动物模型制备 | 第27-28页 |
2.1.2 动物分组 | 第28页 |
2.1.3 放射治疗 | 第28-29页 |
2.1.4 介入治疗 | 第29-30页 |
2.1.5 MMPs和VEGF在VX2兔肝肿瘤的表达研究 | 第30-41页 |
2.2. 统计学分析 | 第41页 |
2.3. 结果 | 第41-49页 |
2.3.1 VX2兔肝肿瘤的大体观察和组织学分析 | 第41-42页 |
2.3.2 VEGF,MMP-2,9在肿瘤细胞的表达 | 第42-49页 |
2.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50-79页 |
3.1. 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分析 | 第50-51页 |
3.2. 肝癌的治疗 | 第51-65页 |
3.2.1 肝切除术 | 第51-52页 |
3.2.2 经导管动脉介入治疗 | 第52-54页 |
3.2.3 消融治疗 | 第54页 |
3.2.4 全身系统化疗 | 第54-55页 |
3.2.5 分子靶向治疗 | 第55-56页 |
3.2.6 放射治疗 | 第56-65页 |
3.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第65-68页 |
3.3.1 肿瘤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第65-68页 |
3.4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 第68-70页 |
3.4.1 肿瘤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 第68-69页 |
3.4.2 MMPs在肝癌发病中的地位 | 第69-70页 |
3.5 辐射对肿瘤VEGF/MMPs表达的影响 | 第70-71页 |
3.6 TACE对肿瘤VEGF/MMPs表达的影响 | 第71-73页 |
3.7 兔VX2肝癌模型 | 第73-74页 |
3.8 实验放射剂量与射线类型的选择 | 第74-75页 |
3.9 抗血管形成抗肿瘤的应用前景 | 第75-77页 |
3.10 MMP抑制剂抗肿瘤的应用前景 | 第77-79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