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2页 |
1.1.1 老龄化社会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老年人的年龄界定 | 第10-11页 |
1.1.2.1 老年人的年龄界定方法 | 第10页 |
1.1.2.2 不同年龄界定方法之间的关系 | 第10-11页 |
1.1.3 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 第11-12页 |
1.1.3.1 老年人口的购买力和消费现状 | 第11页 |
1.1.3.2 老年人对文化娱乐的需求 | 第11页 |
1.1.3.3 老年人对社会服务的需求 | 第11-12页 |
1.1.3.4 老年人闲暇活动状况与需求 | 第12页 |
1.1.3.5 老年人对老龄市场的需求 | 第12页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1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第12-13页 |
1.2.2 促进国家老龄产业的发展 | 第13页 |
1.3 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13-15页 |
1.3.1 老龄产品发展的市场现状 | 第13-15页 |
1.3.2 老龄产品设计的理论方法现状 | 第15页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老年人电子信息产品分析 | 第17-19页 |
2.1 老年人电子信息产品的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2 老年人电子信息产品的现状与发展 | 第17-18页 |
2.2.1 老年人电子信息产品的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2.2.2 老年人电子信息产品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8页 |
2.3 老年人电子信息产品的特殊性 | 第18-19页 |
第三章 老年人的特征 | 第19-24页 |
3.1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特征 | 第19-21页 |
3.1.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 第19-20页 |
3.1.2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 第20-21页 |
3.2 老年人的生活特征 | 第21-23页 |
3.2.1 老年人的关注焦点 | 第21页 |
3.2.2 老年人的感知和思维能力 | 第21-22页 |
3.2.3 老年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 第22-23页 |
3.3 我国老年人的社会特征 | 第23-24页 |
3.3.1 我国老年人的身体素质现状 | 第23页 |
3.3.2 国家现有的养老方式 | 第23页 |
3.3.3 老有所为的老年文化 | 第23-24页 |
3.3.4 与老年群体相关的社会焦点问题 | 第24页 |
第四章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与时间知觉年龄 | 第24-34页 |
4.1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的概念与类别 | 第24-25页 |
4.1.1 理论核心概念:时间知觉和社会目标 | 第24-25页 |
4.1.2 时间知觉与社会目标的辩证关系 | 第25页 |
4.2 以时间知觉为理论依据点的新概念——时间知觉年龄 | 第25-26页 |
4.2.1 概念依据:社会目标反作用于时间知觉 | 第25页 |
4.2.2 时间知觉年龄的定义 | 第25-26页 |
4.2.3 时间知觉年龄的界定 | 第26页 |
4.2.4 时间知觉年龄的特点 | 第26页 |
4.3 时间知觉年龄与老年人的关系 | 第26-28页 |
4.3.1 有利于更加科学和全面的了解老年人 | 第26-27页 |
4.3.2 有利于整体提升老年人的心理素质 | 第27-28页 |
4.3.3 有利于构建人性化的养老环境 | 第28页 |
4.4 时间知觉年龄与老龄产品设计的关系 | 第28-29页 |
4.4.1 时间知觉年龄应用于老年产品设计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4.4.2 时间知觉年龄为老龄产品设计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第29页 |
4.5 时间知觉年龄的应用前景 | 第29-31页 |
4.6 设计流程 | 第31-34页 |
第五章 以时间知觉年龄为依据的老年人需求问卷调查和分析 | 第34-61页 |
5.1 老年人对电子信息产品需求的问卷调查 | 第34-36页 |
5.1.1 需求问卷设计 | 第34页 |
5.1.2 调查实施准备 | 第34页 |
5.1.3 时间知觉年龄分值区域划分 | 第34-36页 |
5.2 老年人对电子信息产品需求的问卷分析 | 第36-57页 |
5.2.1 分析方法介绍 | 第36页 |
5.2.2 统计分析过程 | 第36-56页 |
5.2.3 统计分析结果 | 第56-57页 |
5.3 基于老年人需求的电子信息产品的设计策略 | 第57-61页 |
第六章 设计实践——老年人平板电脑 | 第61-75页 |
6.1 外观设计方案 | 第61-63页 |
6.2 界面使用方式 | 第63-66页 |
6.2.1 分类界面选择方式 | 第63-65页 |
6.2.2 个人设置和输入方式 | 第65页 |
6.2.3 帮助界面使用方式 | 第65-66页 |
6.3 分类界面设计方案 | 第66-75页 |
6.3.1 处于健康状态的时间知觉早期老年人的界面方案 | 第66-67页 |
6.3.2 处于健康状态的时间知觉中期老年人的界面方案 | 第67-68页 |
6.3.3 处于健康状态的时间知觉末期老年人的界面方案 | 第68-69页 |
6.3.4 处于非健康状态的时间知觉早期老年人的界面设计方案 | 第69-71页 |
6.3.5 处于非健康状态的时间知觉中期老年人的界面设计方案 | 第71-72页 |
6.3.6 处于非健康状态的时间知觉末期老年人的界面设计方案 | 第72-7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5-78页 |
7.1 论文研究的工作与成果 | 第75页 |
7.2 后续研究与展望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附录A:作者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86页 |
附录B:老年人心理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