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论文

河北省承德县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依据第9页
    1.2 研究区内自然地理概况第9-11页
    1.3 以往地质工作第11-12页
        1.3.1 地质研究程度第11页
        1.3.2 矿产研究程度第11-12页
        1.3.3 物、化探研究程度第12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2-13页
第二章 成矿条件分析第13-57页
    2.1 区域地层特征第13-17页
        2.1.1 太古宙变质地层第13页
        2.1.2 中-新元古代地层第13-15页
            2.1.2.1 长城纪第14页
            2.1.2.2 蓟县纪第14页
            2.1.2.3 待建纪第14-15页
            2.1.2.4 青白口纪第15页
        2.1.3 古生代地层第15-16页
            2.1.3.1 寒武纪第15页
            2.1.3.2 奥陶纪第15-16页
        2.1.4 中生代地层第16-17页
            2.1.4.1 三叠纪第16页
            2.1.4.2 侏罗纪第16-17页
            2.1.4.3 白垩纪第17页
        2.1.5 新生代地层第17页
    2.2 构造条件第17-44页
        2.2.1 结晶基底构造第17-19页
        2.2.2 盖层构造第19-23页
        2.2.3 褶皱构造第23-31页
        2.2.4 断裂构造第31-44页
    2.3 火山岩条件第44-52页
        2.3.1 南大岭旋回第44-46页
        2.3.2 髫髻山旋回第46-52页
    2.4 侵入岩条件第52-54页
        2.4.1 新太古代侵入岩第52-53页
        2.4.2 中元古代侵入岩第53页
        2.4.3 白垩纪侵入岩第53页
        2.4.4 脉岩第53-54页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条件第54-57页
第三章 研究区典型矿点分析第57-63页
    3.1 承德县南杏沟赤铁矿第57-59页
    3.2 承德县杨树洼银铅锌矿第59-63页
第四章 控矿规律第63-65页
    4.1 地层第63页
    4.2 岩浆岩第63-64页
    4.3 构造第64-65页
第五章 找矿远景第65-69页
    5.1 找矿标志第65页
        5.1.1 地层标志第65页
        5.1.2 构造标志第65页
        5.1.3 侵入构造标志第65页
        5.1.4 围岩蚀变第65页
    5.2 远景区划分第65-66页
    5.3 靶区优选第66-69页
        5.3.1 杨树洼银铅锌多金属矿找矿靶区((1))第66-67页
        5.3.2 赵家庄-高家庄铜铅锌多金属矿找矿靶区((2))第67-69页
第六章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致谢第73页
作者简介第73-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堡四号构造带与柳南地区油气成因与运聚成藏分析
下一篇:蠡县斜坡构造演化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