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公司电脑零部件协同补货策略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传统库存管理 | 第14-15页 |
1.2.2 供应链库存管理 | 第15-17页 |
1.2.3 库存仿真研究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9-21页 |
2 相关理论及方法 | 第21-30页 |
2.1 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 | 第21-24页 |
2.1.1 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的分类 | 第21-22页 |
2.1.2 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的比较 | 第22-24页 |
2.2 协同补货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2.2.1 基本补货策略 | 第24-25页 |
2.2.2 协同补货策略 | 第25-26页 |
2.3 Crystal Ball仿真优化 | 第26-30页 |
2.3.1 Crystal Ball简介 | 第26-27页 |
2.3.2 Crystal Ball仿真优化原理 | 第27-28页 |
2.3.3 Crystal Ball仿真优化步骤 | 第28-30页 |
3 L公司概况及补货策略现状分析 | 第30-38页 |
3.1 L公司概况 | 第30-31页 |
3.1.1 L公司背景介绍 | 第30页 |
3.1.2 L公司B2B模式 | 第30-31页 |
3.2 L公司补货策略现状及优缺点分析 | 第31-34页 |
3.2.1 补货策略现状 | 第31-34页 |
3.2.2 补货策略优缺点分析 | 第34页 |
3.3 基于交付率的补货策略问题分析 | 第34-37页 |
3.3.1 B2B模式下电脑产品交付现状 | 第34-35页 |
3.3.2 易缺货零部件及缺货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零部件协同补货模型建立 | 第38-46页 |
4.1 协同补货策略的适用性分析 | 第38-39页 |
4.2 协同补货仿真优化模型构建 | 第39-45页 |
4.2.1 协同补货理论 | 第39-40页 |
4.2.2 仿真优化逻辑模型 | 第40-42页 |
4.2.3 仿真优化模型建立 | 第42-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案例分析——以M零部件为例 | 第46-60页 |
5.1 需求分析及相关参数界定 | 第46-50页 |
5.1.1 需求分析及淡旺季划分 | 第46-48页 |
5.1.2 需求分布拟合 | 第48-49页 |
5.1.3 参数界定 | 第49-50页 |
5.2 旺季优化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5.2.1 补货策略优化及实施效果分析 | 第50-51页 |
5.2.2 灵敏度分析 | 第51-53页 |
5.3 淡季优化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5.3.1 补货策略优化及实施效果分析 | 第53-55页 |
5.3.2 灵敏度分析 | 第55-56页 |
5.4 协同补货周期T的探讨分析 | 第56-58页 |
5.5 协同补货策略实施建议 | 第58-5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总结 | 第60-62页 |
6.1 研究的结论 | 第60-61页 |
6.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61-62页 |
6.2.1 研究的创新 | 第61页 |
6.2.2 研究的不足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