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2-18页 |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5-16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3.2 基本框架 | 第16页 |
4 主要创新点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治理与公共治理 | 第18-30页 |
1.1 治理、公共治理、药品市场定价的涵义 | 第18-23页 |
1.1.1 治理的涵义 | 第18-20页 |
1.1.2 公共治理的涵义 | 第20-22页 |
1.1.3 药品市场定价的涵义 | 第22-23页 |
1.2 治理理论与药品定价 | 第23-25页 |
1.2.1 治理理论在中国的实践 | 第23-24页 |
1.2.2 公共治理理论在药品定价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1.3 公共治理在我国医药领域的探索 | 第25-30页 |
第二章 我国药品定价机制的发展脉络 | 第30-47页 |
2.1 我国药品定价机制的历史回顾 | 第30-37页 |
2.1.1 计划经济时期的药品价格政策 | 第30-31页 |
2.1.2 经济社会转型期的药品定价 | 第31-37页 |
2.2 药品市场定价面临的历史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37-47页 |
2.2.1 药品定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7-42页 |
2.2.2 药品定价现存问题的诱因 | 第42-47页 |
第三章 基于治理的药品市场定价要素与责任主体分析 | 第47-54页 |
3.1 药品市场定价的要素分析 | 第47-51页 |
3.1.1 药品市场定价依据的广泛性 | 第47-48页 |
3.1.2 药品市场定价方法的有效性 | 第48-49页 |
3.1.3 药品市场定价程序的互动性 | 第49-51页 |
3.2 药品市场定价责任主体的多元性分析 | 第51-54页 |
3.2.1 政府主体 | 第51页 |
3.2.2 企业主体 | 第51-52页 |
3.2.3 销售主体 | 第52页 |
3.2.4 患者主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药品市场定价与公共政策完善 | 第54-60页 |
4.1 药品市场的特殊性 | 第54-55页 |
4.1.1 药品的特殊性 | 第54页 |
4.1.2 药品市场的垄断性 | 第54-55页 |
4.2 药品定价的政府与市场边界 | 第55-56页 |
4.2.1 政府定价药品的范围 | 第55-56页 |
4.2.2 市场定价药品的范围 | 第56页 |
4.3 药品市场定价的公共政府责任 | 第56-60页 |
4.3.1 进一步完善公共药品政策 | 第56-57页 |
4.3.2 实行药品定价的多主体、全方位、全过程监管 | 第57-58页 |
4.3.3 严厉打击药品的非法生产经营 | 第58-59页 |
4.3.4 开展药品政策效果评价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