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5-17页 |
前言 | 第17-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9-39页 |
文献综述一 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文献综述二 人参皂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文献综述三 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29-36页 |
文献综述四 中药双向固体发酵生物转化技术研究的研究和应用概况 | 第36-39页 |
实验研究 | 第39-120页 |
第一篇 参草菌质新型中药原料药最佳发酵工艺的确定 | 第39-77页 |
实验一 人参虫草菌质发酵技术研究 | 第39-53页 |
1 引言 | 第39页 |
2 材料材料与仪器 | 第39-40页 |
2.1 实验菌种 | 第39页 |
2.2 药品及试剂 | 第39-40页 |
2.3 实验仪器 | 第40页 |
3 生物转化工艺研究 | 第40-53页 |
3.1 工艺流程 | 第40页 |
3.2 制备方法 | 第40-43页 |
3.2.1 冬虫夏草斜面培养基的制备 | 第40-41页 |
3.2.2 冬虫夏草种子液制备 | 第41-42页 |
3.2.3 固体人参培养基的配制 | 第42页 |
3.2.4 人参虫草菌质的发酵 | 第42-43页 |
3.3 发酵条件优化 | 第43-53页 |
3.3.1 生长因子的优化 | 第43-44页 |
3.3.2 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44-53页 |
实验二 人参虫草菌质相关成分含量生长趋势的研究 | 第53-61页 |
1 概述 | 第53页 |
2 材料材料与仪器 | 第53-55页 |
2.1 实验菌种 | 第53页 |
2.2 药品及试剂 | 第53-54页 |
2.3 实验仪器 | 第54-55页 |
3 人参虫草菌质中总皂苷成分的生长趋势测定 | 第55-60页 |
3.1 不同时间段人参虫草菌质的总皂苷生长趋势 | 第55页 |
3.2 不同阶段人参虫草菌质的虫草素的生长趋势 | 第55-56页 |
3.3 不同阶段人参虫草菌质腺苷的成长趋势 | 第56-57页 |
3.4 不同阶段人参虫草菌质中单体皂苷的成长趋势 | 第57-60页 |
3.4.1 人参虫草菌质中常见人参皂苷的成长趋势 | 第57-60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60-61页 |
实验三 参草菌质生物转化机制研究 | 第61-77页 |
1 引言 | 第61页 |
2 材料材料与仪器 | 第61-63页 |
2.1 实验菌种 | 第61页 |
2.2 药品及试剂 | 第61-62页 |
2.3 实验仪器 | 第62-63页 |
3 BRADFORD法检测人参虫草菌质蛋白含量 | 第63-64页 |
4 β-葡萄糖苷酶的富集 | 第64-72页 |
4.1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策略 | 第64-65页 |
4.2 硫酸铵分级沉淀法 | 第65-66页 |
4.2.1 初步分离发酵液过程中硫酸铵浓度的考察 | 第65-66页 |
4.3 样品的脱盐处理 | 第66-68页 |
4.4 离子交换层析 | 第68-69页 |
4.5 分子筛层析分离 | 第69页 |
4.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分子量 | 第69-72页 |
4.7 各步分离纯化程度总结 | 第72页 |
5 冬虫夏草菌B-葡萄糖苷酶对人参皂苷RB1生物转化过程的研究 | 第72-76页 |
5.1 B-葡萄糖苷酶体外转化人参皂苷RB1的反应体系 | 第72-73页 |
5.2 对照样品的制备 | 第73页 |
5.3 薄层色谱法测定B-葡萄糖苷酶体外转化人参皂苷RB1的过程 | 第73-74页 |
5.4 高效液相法测定冬虫夏草菌B-葡萄糖苷酶对人参皂苷RB1的转化过程 | 第74-76页 |
5.4.1 HPLC检测方法 | 第74-76页 |
6 小结与讨论 | 第76-77页 |
第二篇 参草菌质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77-120页 |
实验一 参草菌质对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77-10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7-86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77-82页 |
1.1.1 药品及试剂 | 第77-78页 |
1.1.2 仪器 | 第78页 |
1.1.3 主要溶液配制 | 第78-82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82-86页 |
1.2.1 实验动物和分组 | 第82页 |
1.2.2 大剂量一次性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 | 第82页 |
1.2 3 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 | 第82页 |
1.2.4 心室脏器系数的测定 | 第82页 |
1.2.5 心肌酶的测定 | 第82-83页 |
1.2.6 血管紧张素Ⅱ与醛固酮测定 | 第83页 |
1.2.7 HE染色 | 第83页 |
1.2.8 MASSON染色 | 第83页 |
1.2.9 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 | 第83页 |
1.2.10 电镜超微结构观察 | 第83页 |
1.2.11 心肌组织蛋白检测 | 第83-86页 |
1.2.12 统计学分析 | 第86页 |
2 实验结果 | 第86-107页 |
2.1 参草菌质对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 第86-92页 |
2.2 参草菌质对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心室脏器系数的影响 | 第92-93页 |
2.3 参草菌质对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影响 | 第93-95页 |
2.4 参草菌反对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血清MDA含量、SOD及GSH-PX活性的影响 | 第95-98页 |
2.5 参草菌质对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血浆及心肌组织ANGⅡ、ALD含量的影响 | 第98-100页 |
2.6 参草菌质对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心肌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光密度(OD)比值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2.7 心肌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的结果 | 第101-103页 |
2.8 心肌组织胶原染色镜下观察结果 | 第103-104页 |
2.9 心肌组织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 第104-106页 |
2.10 参草菌质对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心肌TGF-B1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106页 |
2.11 参草菌质对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心肌SMAD2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实验二 参草菌质对ANC Ⅱ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107-12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7-111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107-109页 |
1.1.1 药品及试剂 | 第107页 |
1.1.2 仪器 | 第107-108页 |
1.1.3 主要溶液配制 | 第108-109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09-111页 |
1.2.1 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传代 | 第109页 |
1.2.2 实验模型的建立与给药 | 第109-110页 |
1.2.3 MTT法测定心肌成纤维细胞存活率 | 第110页 |
1.2.4 BRD U-ELISA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 | 第110页 |
1.2.5 ELISA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COL Ⅰ、COLⅢ、TGF-B1与CTGF的分泌情况 | 第110页 |
1.2.6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TGF-B/SMADS蛋白表达 | 第110-111页 |
2. 实验结果 | 第111-120页 |
2.1 参草菌质对正常心肌成纤维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2.2 参草菌质对ANGⅡ诱导过度增殖心肌成纤维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2.3 参草菌质对ANGⅡ诱导过度增殖的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分泌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2.4 参草菌质对ANGⅡ诱导过度增殖心肌成纤维细胞上清CTGF、TGF-B1含量的影响 | 第115-117页 |
2.5 参草菌质对ANGⅡ诱导过度增殖心肌成纤维细胞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 第117-118页 |
2.6 参草菌质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过度增殖成纤维细胞TGF-B1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118-119页 |
2.7 参草菌质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过度增殖成纤维细胞SMAD2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119-120页 |
讨论 | 第120-125页 |
结语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