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充电站建设现状 | 第9-14页 |
1.2.1 国外充电站建设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充电站建设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国外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 第12-13页 |
1.2.4 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2.相关概念及理论介绍 | 第16-21页 |
2.1 电动汽车和充电站 | 第16-17页 |
2.1.1 电动汽车 | 第16页 |
2.1.2 电动汽车充电站 | 第16-17页 |
2.2 排队论理论 | 第17-18页 |
2.2.1 排队理论基本原理 | 第17页 |
2.2.2 充电设施服务指标 | 第17-18页 |
2.3 遗传算法仿真方法 | 第18-19页 |
2.3.1 遗传算法介绍 | 第18页 |
2.3.2 遗传算法运算基本过程 | 第18-19页 |
2.4 Voronoi图规划方法 | 第19-21页 |
2.4.1 Voronoi图介绍 | 第19页 |
2.4.2 Voronoi图的生成方法 | 第19-21页 |
3 推广阶段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行效益及用户补偿措施 | 第21-34页 |
3.1 电动汽车运营模式分析 | 第21-22页 |
3.2 充电站运营策略 | 第22-23页 |
3.3 充电站运行效益 | 第23-27页 |
3.3.1 用户补偿措施 | 第23-25页 |
3.3.2 充电费用及偏差惩罚电费模型 | 第25-26页 |
3.3.3 充电站运营效益模型 | 第26-27页 |
3.4 算例分析 | 第27-33页 |
3.4.1 仿真思想 | 第27-29页 |
3.4.2 仿真结果 | 第29-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短时服务机制下的充电站选址及容量优化 | 第34-51页 |
4.1 短时服务机制 | 第34-38页 |
4.2 充电站选址模型 | 第38-39页 |
4.3 快、慢充方式下的充电站容量优化 | 第39-44页 |
4.3.1 目标函数 | 第39页 |
4.3.2 运营成本模型 | 第39-42页 |
4.3.3 优化约束条件 | 第42-44页 |
4.4 算例分析 | 第44-50页 |
4.4.1 仿真流程 | 第44-46页 |
4.4.2 仿真结果 | 第46-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成都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化建设研究 | 第51-61页 |
5.1 成都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现状 | 第51-53页 |
5.1.1 充电设备、技术参数 | 第51页 |
5.1.2 相关费用 | 第51-52页 |
5.1.3 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选址 | 第52-53页 |
5.2 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布局规划的因素及规划原则 | 第53-54页 |
5.2.1 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布局规划的因素 | 第53页 |
5.2.2 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规划原则 | 第53-54页 |
5.3 电动汽车充电模式分析 | 第54-55页 |
5.4 电动汽车商业化运作建议及政策激励 | 第55-59页 |
5.4.1 电动汽车商业化运作建议 | 第55-58页 |
5.4.2 推广阶段政府补偿措施 | 第58-59页 |
5.5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网络布局规划及展望 | 第59-60页 |
5.5.1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流程 | 第59-60页 |
5.5.2 成都市电动汽车发展的建议及展望 | 第6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