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10国道沥青路面大中修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G210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调查及分析 | 第14-31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4-18页 |
2.1.1 沥青路面养建状况 | 第15-17页 |
2.1.2 自然环境条件 | 第17-18页 |
2.2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调查及分析 | 第18-28页 |
2.2.1 路面结构强度 | 第18-19页 |
2.2.2 路面破损状况 | 第19-21页 |
2.2.3 路面行驶质量 | 第21-22页 |
2.2.4 路表抗滑性能 | 第22-24页 |
2.2.5 路面钻芯取样 | 第24-28页 |
2.3 沥青路面破坏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2.3.1 破坏原因分析 | 第28-29页 |
2.3.2 典型病害成因分析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G210沥青路面大中修结构设计 | 第31-45页 |
3.1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 第31-37页 |
3.1.1 姚店~嘉陵桥段 | 第31-34页 |
3.1.2 甘谷驿~姚店段 | 第34-37页 |
3.2 路面大中修设计方案研究 | 第37-40页 |
3.3 大中修路面结构设计 | 第40-43页 |
3.3.1 交通量分析 | 第40-41页 |
3.3.2 大中修路面结构设计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大中修路面材料研究 | 第45-60页 |
4.1 AC-13 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研究 | 第45-51页 |
4.1.1 原材料技术性能 | 第45-47页 |
4.1.2 集料级配设计 | 第47页 |
4.1.3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 第47-50页 |
4.1.4 路用性能检验 | 第50-51页 |
4.2 水泥冷再生混合料研究 | 第51-58页 |
4.2.1 废旧路面材料分析 | 第51-52页 |
4.2.2 水泥冷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 | 第52-54页 |
4.2.3 路用性能检验 | 第54-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沥青路面大中修施工技术研究 | 第60-81页 |
5.1 施工组织设计 | 第60-62页 |
5.1.1 施工组织机构 | 第60-61页 |
5.1.2 工程进度安排 | 第61页 |
5.1.3 人员配备 | 第61页 |
5.1.4 设备配置 | 第61-62页 |
5.1.5 交通保障及安全 | 第62页 |
5.2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研究 | 第62-70页 |
5.2.1 设备配置 | 第62-63页 |
5.2.2 材料要求 | 第63-66页 |
5.2.3 施工工艺 | 第66-70页 |
5.3 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 | 第70-76页 |
5.3.1 设备配置 | 第70页 |
5.3.2 材料要求 | 第70-72页 |
5.3.3 施工工艺 | 第72-76页 |
5.4 水泥就地冷再生底基层施工技术研究 | 第76-80页 |
5.4.1 设备配置 | 第76-77页 |
5.4.2 材料要求 | 第77页 |
5.4.3 施工工艺 | 第77-79页 |
5.4.4 废旧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效益分析 | 第79-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81-83页 |
1 主要结论 | 第81-82页 |
2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