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践研究--基于北海市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证分析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概述 | 第10-17页 |
(一)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概念与产生 | 第10-11页 |
1.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概念 | 第10页 |
2. 人民监督员制度产生的背景 | 第10-11页 |
3.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合法性基础 | 第11页 |
(二)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11-14页 |
1. 人民监督员的任职条件 | 第12-13页 |
2. 人民监督员的选任与管理 | 第13-14页 |
3. 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 | 第14页 |
(三)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特征 | 第14-17页 |
1. 监督性质的外部性 | 第15页 |
2. 监督范围的特定性 | 第15-16页 |
3. 监督方式的合理性 | 第16页 |
4. 监督效力的参考性 | 第16-17页 |
二、北海市人民监督员制度实施情况 | 第17-25页 |
(一)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选任及监督情况 | 第17-19页 |
1. 试行探索阶段 | 第17-18页 |
2. 深入发展阶段 | 第18-19页 |
3. 改革试点阶段 | 第19页 |
(二)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保障 | 第19-21页 |
1. 严格监督程序 | 第19-20页 |
2. 规范工作流程 | 第20-21页 |
3. 重视监督意见 | 第21页 |
(三) 人民监督员典型监督案例 | 第21-23页 |
(四)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效性分析 | 第23-25页 |
1. 推动了人权保障 | 第23页 |
2. 推进了诉讼民主 | 第23页 |
3. 维护了司法公正 | 第23-24页 |
4. 提升了司法效率 | 第24-25页 |
三、北海市人民监督员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一) 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模式不合理 | 第25页 |
(二) 人民监督员制度监督程序不严谨 | 第25-26页 |
1. 监督程序启动处于被动地位 | 第25-26页 |
2. 监督实施程序不具体 | 第26页 |
(三) 人民监督员制度法律支撑不足 | 第26-27页 |
(四) 人民监督员监督力度有待提高 | 第27页 |
(五) 人民监督员制度保障机制有待加强 | 第27-29页 |
1. 人民监督员知情权难以保障 | 第27-28页 |
2. 人民监督员办事机构缺乏制度保障 | 第28-29页 |
四、健全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几点构想 | 第29-35页 |
(一) 加快人民监督员制度立法进程 | 第29-30页 |
(二) 加强人民监督员的选任管理 | 第30-31页 |
1. 明确人民监督员的独立地位 | 第30页 |
2. 扩大人民监督员的选任范围 | 第30-31页 |
(三) 明确人民监督员的权利和义务 | 第31-33页 |
1. 明确人民监督员知情权并完善其保障制度 | 第31-32页 |
2. 明确设定人民监督员的义务 | 第32-33页 |
(四) 完善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 | 第33-35页 |
1. 规范开展监督工作 | 第33页 |
2. 保障监督权的执行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