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三下亚段灰质泥岩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5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9-12页
        1.2.1 灰质泥岩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胜坨地区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1 灰质泥岩的岩性识别第12-13页
        1.3.2 高精度层序解释及等时地层对比第13页
        1.3.3 灰质泥岩纵横向分布特征第13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3-14页
    1.5 主要工作第14-15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5-18页
    2.1 胜坨地区概况第15页
    2.2 构造背景第15-16页
    2.3 地层发育及沉积特征第16-18页
第三章 灰质泥岩识别及特征第18-39页
    3.1 胜坨地区泥岩分类及特征第18-23页
        3.1.1 泥页岩岩相的分类方案第18-19页
        3.1.2 研究区主要岩相类型第19-23页
    3.2 地球化学及测井综合识别第23-39页
        3.2.1 不同泥页岩相常规测井响应第23-28页
        3.2.2 元素及测井综合识别第28-36页
        3.2.3 测井解释模型第36-39页
第四章 灰质泥岩纵向分布特征第39-53页
    4.1 层序界面分析第39-43页
        4.1.1 概述第39页
        4.1.2 沙三下亚段层序界面特征第39-43页
    4.2 体系域边界的识别及体系域划分第43-45页
    4.3 连井层序地层对比第45-53页
        4.3.1 层序地层划分的思路与原则第45-46页
        4.3.2 利用沉积旋回划分准层序第46-47页
        4.3.3 连井层序对比结果第47-53页
第五章 灰质泥岩平面分布特征第53-66页
    5.1 地震解释第53-56页
        5.1.1 层位追踪第53页
        5.1.2 地震反射类型第53-56页
    5.2 平面地震相展布第56-62页
        5.2.1 地震属性分析流程第58-59页
        5.2.2 地震属性类型的对比及选择第59-62页
    5.3 不同体系域内灰质泥岩分布第62-66页
        5.3.1 高位域砂岩和灰质泥岩分布特征第62-63页
        5.3.2 湖侵域砂岩和灰质泥岩分布特征第63-64页
        5.3.3 低位域砂岩和灰质泥岩分布特征第64-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濮凹陷上古生界有效储层主控因素及分布特征研究
下一篇:东濮凹陷煤成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