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教学法和教学组织论文--教学法论文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1-22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15-21页
        1.2.3 小结第21-22页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第22-24页
        1.3.1 研究问题第22页
        1.3.2 研究方法第22-24页
2 设计教学法源起第24-43页
    2.1 个体因素第24-32页
        2.1.1 家庭教育第24-25页
        2.1.2 学习经历第25-27页
        2.1.3 执教与进修第27-32页
    2.2 时代背景第32-37页
        2.2.1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之概况第33-35页
        2.2.2 设计教学法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第35-37页
    2.3 思想渊源第37-43页
        2.3.1 杜威的教育学思想第37-40页
        2.3.2 桑代克的学习心理学第40-43页
3 设计教学法理论内涵及发展第43-56页
    3.1 设计教学法的内涵第43-52页
        3.1.1 教育目的第43-45页
        3.1.2 方法原理第45-46页
        3.1.3 具体内容第46-52页
    3.2 设计教学法发展第52-54页
        3.3.1 他人批判第52-53页
        3.3.2 克伯屈本人发展第53-54页
    3.3 设计教学法的思想价值第54-56页
4 设计教学法实践应用第56-82页
    4.1 设计教学法在国内外的应用第56-61页
        4.1.1 设计教学法在美国第56-57页
        4.1.2 设计教学法在其他国家第57页
        4.1.3 设计教学法在中国第57-61页
    4.2 具体实践案例分析及反思第61-82页
        4.2.1 南京高等师范附属小学第61-67页
        4.2.2 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第67-78页
        4.2.3 实践案例思考与当代应用需注意的问题第78-82页
5 设计教学法当代启示第82-86页
    5.1 设计教学法与学科教学第82-83页
    5.2 设计教学法与研究性学习第83-86页
6 总结与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记忆中的民国儿童教育--以自传、回忆录为中心
下一篇:我国教育代际传递的城乡差异--基于CHARLS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