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姬源油田耿179区长2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优选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7页
    1.2 国内外现状第7-10页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7-9页
        1.2.2 国内外主要技术第9-10页
    1.3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第10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0-12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2-24页
    2.1 区域构造背景第12-13页
    2.2 区域沉积背景第13-14页
    2.3 研究区勘探开发概况第14页
    2.4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14-24页
        2.4.1 区域地层特征第14-17页
        2.4.2 研究区地层对比方案及结果第17-22页
        2.4.3 构造特征第22-24页
第三章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研究第24-33页
    3.1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演化特征第24页
    3.2 沉积微相识别标志第24-28页
        3.2.1 岩石相类型及岩石相组合第24-25页
        3.2.2 沉积岩构造特征第25页
        3.2.3 测井相标志第25-28页
    3.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第28-29页
    3.4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第29-33页
第四章 储层特征及其综合评价第33-50页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33-35页
        4.1.1 岩性特征第33-34页
        4.1.2 填隙物特征第34-35页
    4.2 储层成岩作用第35-36页
    4.3 储集空间及储集类型第36-40页
        4.3.1 孔隙类型第36-38页
        4.3.2 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第38-40页
    4.4 物性特征第40-42页
        4.4.1 物性分布特征第41页
        4.4.2 研究区储层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第41-42页
    4.5 储层非均质性第42-49页
        4.5.1 层内的非均质性第42-45页
        4.5.2 层间非均质性第45-46页
        4.5.3 平面非均质性第46-48页
        4.5.4 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第48-49页
    4.6 储层分类评价第49-50页
第五章 有利区预测第50-55页
    5.1 油气富集规律第50-51页
    5.2 有利区分布控制因素第51-52页
    5.3 有利区预测第52-55页
结论与认识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县域采煤沉陷区治理规划研究--以临汾市蒲县为例
下一篇:深海细菌Halomonas axialensis ACH-L-8的醛类降解功能分析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