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分析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案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新颖与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1.4.1 新颖之处 | 第17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长期护理保险的相关理论 | 第18-28页 |
2.1 长期护理保险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2.1.1 长期护理的界定 | 第18页 |
2.1.2 长期护理保险的界定 | 第18-19页 |
2.2 长期护理保险的一般理论 | 第19-21页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9-20页 |
2.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20-21页 |
2.3 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紧迫性 | 第21-28页 |
2.3.1 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 第21-24页 |
2.3.2 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第24-28页 |
第三章 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8-36页 |
3.1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3.2 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0-36页 |
3.2.1 供给角度 | 第30-31页 |
3.2.2 需求角度 | 第31-33页 |
3.2.3 相关政策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33页 |
3.2.4 相应配套资源稀缺 | 第33-35页 |
3.2.5 社会保险存在一定的替代性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36-46页 |
4.1 美国 | 第36-38页 |
4.1.1 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背景 | 第37页 |
4.1.2 自愿投保模式 | 第37页 |
4.1.3 保费缴纳 | 第37页 |
4.1.4 保障覆盖范围 | 第37-38页 |
4.1.5 多样化的给付方式 | 第38页 |
4.2 日本 | 第38-41页 |
4.2.1 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背景 | 第39页 |
4.2.2 强制投保模式 | 第39页 |
4.2.3 保险资金筹集 | 第39-40页 |
4.2.4 护理服务内容 | 第40页 |
4.2.5 给付方式 | 第40页 |
4.2.6 服务给付程序 | 第40-41页 |
4.3 德国 | 第41-43页 |
4.3.1 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背景 | 第41-42页 |
4.3.2 强制投保模式 | 第42页 |
4.3.3 保费缴纳 | 第42页 |
4.3.4 服务内容 | 第42页 |
4.3.5 给付方式 | 第42-43页 |
4.4 美、日、德三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比较分析 | 第43-44页 |
4.5 对国内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启示 | 第44-46页 |
4.5.1 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应以政府为主导 | 第44页 |
4.5.2 健全法律体系为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保驾护航 | 第44-45页 |
4.5.3 长期护理保险资金来源主体多元化 | 第45页 |
4.5.4 长期护理服务多样,满足不同老人群体需求 | 第45-46页 |
第五章 促进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建议 | 第46-53页 |
5.1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 | 第46-48页 |
5.1.1 构建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问题 | 第46-47页 |
5.1.2 构建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问题 | 第47页 |
5.1.3 构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第47-48页 |
5.2 政府角度 | 第48-50页 |
5.2.1 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体系,保证其发展有法可依 | 第48-49页 |
5.2.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出台财政税收优惠措施 | 第49页 |
5.2.3 支持保险公司投资养老产业,提供护理服务 | 第49页 |
5.2.4 加强养老护理机构安全管理 | 第49-50页 |
5.3 保险公司角度 | 第50-51页 |
5.3.1 增加产品设计研发投入,提供多样化保险产品 | 第50页 |
5.3.2 加大风险管控力度,严防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 第50-51页 |
5.3.3 提高保险公司承保实力 | 第51页 |
5.4 社会角度 | 第51-53页 |
5.4.1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 第51-52页 |
5.4.2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促进护理服务供应主体多元化 | 第52页 |
5.4.3 引导群众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参保意识 | 第52-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