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手性导电聚苯胺及其衍生物螺旋结构的可控合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手性导电聚合物第11-16页
        1.2.1 手性导电聚合物的制备第11-14页
        1.2.2 手性导电聚合物的应用第14-16页
    1.3 手性导电聚苯胺第16-20页
        1.3.1 聚苯胺的概述第16-18页
        1.3.2 手性聚苯胺的制备第18-19页
        1.3.3 手性导电聚苯胺的应用第19-20页
    1.4 手性聚苯胺衍生物第20-21页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3-31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3-24页
        2.1.1 实验试剂第23-24页
        2.1.2 试剂的纯化及处理第24页
        2.1.3 实验仪器第24页
    2.2 实验部分第24-27页
        2.2.1 胺苯基封端苯胺低聚物的合成第24-25页
        2.2.2 双胺基封端苯胺低聚物的合成第25-26页
        2.2.3 手性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第26-27页
    2.3 实验表征与分析方法第27-29页
        2.3.1 红外吸收光谱(IR)第27页
        2.3.2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第27-28页
        2.3.3 圆二色谱(CD)第28页
        2.3.4 紫外光谱分析仪(UV-vis)第28页
        2.3.5 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8页
        2.3.6 X射线衍射仪(XRD)第28页
        2.3.7 热失重分析(TGA)第28-29页
        2.3.8 溶解性的测试分析第29页
        2.3.9 电导率的测试分析第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苯胺低聚物和手性PANI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第31-43页
    3.1 胺苯基封端苯胺三聚体的结构表征第31-32页
        3.1.1 胺苯基封端苯胺三聚体的红外谱图第31页
        3.1.2 胺苯基封端苯胺三聚体的核磁氢谱第31-32页
    3.2 双胺基封端苯胺二聚体的结构表征第32-35页
        3.2.1 氧化态双胺基封端的苯胺二聚体结构表征第32-34页
        3.2.2 还原态双胺基封端的苯胺二聚体结构表征第34-35页
    3.3 手性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分析第35-38页
        3.3.1 手性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红外谱图第35-36页
        3.3.2 手性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XRD谱图第36-37页
        3.3.3 手性聚苯胺衍生物的手性对映螺旋结构第37-38页
    3.4 手性聚苯胺衍生物的热性能和溶解性分析第38-40页
        3.4.1 手性聚苯胺衍生物的TGA谱图第38-40页
        3.4.2 手性聚苯胺衍生物的溶解性分析第40页
    3.5 手性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导电性能第40-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手性聚苯胺及其衍生物螺旋结构的可控合成第43-67页
    4.1 不同取代基调控聚苯胺衍生物螺旋结构第43-51页
        4.1.1 单体浓度对聚苯胺衍生物螺旋结构的影响第43-45页
        4.1.2 聚合温度对聚苯胺衍生物螺旋结构的影响第45-47页
        4.1.3 低聚物种类对聚苯胺衍生物螺旋结构的影响第47-49页
        4.1.4 低聚物用量对聚苯胺衍生物螺旋结构的影响第49-51页
    4.2 共聚过程调控聚苯胺衍生物螺旋结构第51-59页
        4.2.1 邻甲基苯胺与苯胺共聚调控聚苯胺衍生物螺旋结构第51-52页
        4.2.2 间甲基苯胺与苯胺共聚调控聚苯胺衍生物螺旋结构第52-54页
        4.2.3 邻乙基苯胺与苯胺共聚调控聚苯胺衍生物螺旋结构第54-55页
        4.2.4 间乙基苯胺与苯胺共聚调控聚苯胺衍生物螺旋结构第55-56页
        4.2.5 甲氧基苯胺与苯胺共聚调控聚苯胺衍生物螺旋结构第56-58页
        4.2.6 氯基苯胺与苯胺共聚调控聚苯胺衍生物螺旋结构第58-59页
    4.3 螺旋聚苯胺及其衍生物形成机理研究第59-65页
        4.3.1 理论模拟聚苯胺及其衍生物螺旋结构的形成第60-62页
        4.3.2 不同浓度无机盐对聚苯胺及其衍生物螺旋结构的影响第62-63页
        4.3.3 不同种类无机盐对聚苯胺及其衍生物螺旋结构的影响第63-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亲电重排的氰基化合物α-芳基化反应
下一篇:基于Aldol串联环化反应构建呋喃/吡喃杂环化合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