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5页 |
1.2.1 路基土临界破坏应力研究 | 第12-19页 |
1.2.2 路基土永久变形预估模型研究 | 第19-24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24-2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南方湿热地区路基含砂粉土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第27-46页 |
2.1 颗粒分析试验 | 第27-30页 |
2.1.1 试验目的及方法 | 第27-28页 |
2.1.2 试验结果 | 第28-30页 |
2.2 液塑限试验 | 第30-32页 |
2.2.1 液限、塑限的定义 | 第30-31页 |
2.2.2 试验步骤 | 第31页 |
2.2.3 试验结果 | 第31-32页 |
2.3 击实试验 | 第32-33页 |
2.3.1 试验目的及意义 | 第32页 |
2.3.2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2.3.3 试验结果 | 第33页 |
2.4 CBR试验 | 第33-39页 |
2.4.1 CBR值的定义 | 第33-34页 |
2.4.2 CBR试样成型方法 | 第34页 |
2.4.3 浸水膨胀量试验 | 第34-35页 |
2.4.4 贯入试验方法及结果 | 第35-39页 |
2.5 含水率与干密度模型 | 第39-45页 |
2.5.1 最佳含水率曲线理论 | 第41-44页 |
2.5.2 确定最佳含水率 | 第44-4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重复加载三轴试验方案的制定 | 第46-58页 |
3.1 试验仪器 | 第46-47页 |
3.2 永久变形试验方案研究 | 第47-57页 |
3.2.1 试件尺寸 | 第49页 |
3.2.2 试件含水率 | 第49-50页 |
3.2.3 试件压实度 | 第50页 |
3.2.4 试件成型方法 | 第50-51页 |
3.2.5 偏应力 | 第51-54页 |
3.2.6 围压 | 第54页 |
3.2.7 荷载型式及荷载周期 | 第54-56页 |
3.2.8 加载次数 | 第56-5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路基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永久变形研究 | 第58-80页 |
4.1 路基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SHAKEDOWN行为分析 | 第60-62页 |
4.1.1 塑性shakedown阶段 | 第60页 |
4.1.2 塑性蠕变shakedown阶段 | 第60-61页 |
4.1.3 增量破坏阶段 | 第61-62页 |
4.2 根据SHAKEDOWN行为确定临界应力 | 第62-71页 |
4.2.1 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应变 | 第62-65页 |
4.2.2 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应变速率 | 第65-69页 |
4.2.3 结合塑性应变与塑性应变速率确定临界应力 | 第69-71页 |
4.3 南方湿热地区路基含砂粉土永久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第71-78页 |
4.3.1 含水率的影响 | 第72-73页 |
4.3.2 压实度的影响 | 第73-75页 |
4.3.3 偏应力的影响 | 第75-77页 |
4.3.4 围压的影响 | 第77-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五章 永久变形预估模型的建立 | 第80-92页 |
5.1 主要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分析及参数研究 | 第80-85页 |
5.1.1 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参数研究 | 第80-81页 |
5.1.2 主要的永久变形预估模型 | 第81-85页 |
5.2 建立永久变形预估模型 | 第85-9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奖励和参与的科研课题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