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论文--酶工程论文

百菌清水解脱氯酶(Chd)的金属催化活性中心研究及酶的定向进化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第11-12页
前言第12-13页
文献综述第13-35页
    1 脱卤酶简介第13-18页
        1.1 脱卤酶的起源第13页
        1.2 脱卤酶的分类第13页
        1.3 来源于微生物的水解脱氯酶与脱氯机制第13-18页
    2 金属-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第18-25页
        2.1 金属-β-内酰胺酶的分类第19-20页
        2.2 金属-β-内酰胺酶与金属活性中心第20-22页
        2.3 金属酶中金属中心的研究方法第22-24页
        2.4 百菌清水解脱氯酶(Chd)金属中心研究现状第24-25页
    3 酶的体外定向进化技术第25-29页
        3.1 易错PCR法第25-26页
        3.2 基因改组(DNA shuffling)第26页
        3.3 交错延伸(StEP)法第26-27页
        3.4 热点突变第27页
        3.5 随机引物体外重组法第27-29页
    参考文献第29-35页
实验部分第35-69页
    第一章 百菌清水解脱氯酶Chd金属催化活性中心的研究第35-4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40页
            1.1 菌株质粒、培养基与试剂第35页
            1.2 Chd的制备第35-37页
            1.3 SDS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第37页
            1.4 Chd金属离子替代性研究第37-38页
            1.5 金属离子替代后酶的热稳定性与最适反应温度第38页
            1.6 金属离子替代后酶的酸碱稳定性与最适反应pH值第38页
            1.7 酶的动力学参数测定第38页
            1.8 Chd中金属含量测定第38-39页
            1.9 定点突变验证金属结合位点第39-4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0-46页
            2.1 质粒提取第40-41页
            2.2 Chd的SDS-PAGE分析第41-42页
            2.3 金属离子替代性研究第42页
            2.4 金属离子替代后酶的热稳定性与最适反应温度第42-44页
            2.5 金属离子替代后酶的酸碱稳定性与最适反应pH值第44-45页
            2.6 金属离子替代酶的动力学参数测定第45页
            2.7 Chd的双核催化活性中心确定第45-46页
            2.8 定点突变第46页
        3 讨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第二章 百菌清水解脱氯酶(Chd)的随机突变第49-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9-51页
            1.1 菌株、质粒和试剂第49页
            1.2 菌株CTN-3的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9-50页
            1.3 引物设计第50页
            1.4 易错PCR第50页
            1.5 目的基因的酶切和载体pMD-18T的制备第50-51页
            1.6 外源片段与载体的酶连、转化第51页
            1.7 平板法筛选活力提高的Chd突变体第51页
            1.8 序列测定与分析第5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1-55页
            2.1 菌株CTN-3的总DNA提取第51-52页
            2.2 易错PCR第52-53页
            2.3 目的基因和载体酶切回收第53页
            2.4 平板法检测突变体酶活力第53-54页
            2.5 突变子测序结果分析第54-55页
        3 讨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7页
    第三章 Chd的DNA shuffling进化第57-6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7-60页
            1.1 菌株、质粒与试剂第57页
            1.2 突变体质粒提取第57页
            1.3 DNA shuffling模板制备第57页
            1.4 DNaseI消化第57-58页
            1.5 DNA shuffling第58页
            1.6 有引物扩增DNA shuffling产物、酶连和转化第58-59页
            1.7 序列测定与分析第59页
            1.8 突变体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9-60页
            1.9 突变体酶的表达纯化第60页
            1.10 突变体酶活、动力学参数的测定与比较第6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0-66页
            2.1 突变体质粒提取第60-61页
            2.2 各突变体目的基因的PCR扩增第61-62页
            2.3 DNaseI酶切第62-63页
            2.4 DNA shuffling第63页
            2.5 有引物PCR扩增第63-64页
            2.6 平板法筛选有益突变体第64-65页
            2.7 突变体测序分析第65页
            2.8 突变体表达载体的构建、酶的表达纯化第65页
            2.9 突变体酶活、动力学参数的测定与比较第65-66页
        3 讨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全文总结第69-71页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第71-73页
附录 文中所用培养基及试剂配方第73-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已接收的论文第75-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溶磷黑曲霉H1 cDNA文库的构建及溶磷相关基因的筛选
下一篇:利用基因敲除技术研究小鼠生殖系统中Gsα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