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第14-15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1.1 社会交换理论 | 第17页 |
2.1.2 互惠理论 | 第17-18页 |
2.2 家长式领导 | 第18-21页 |
2.2.1 家长式领导的理论发展 | 第18页 |
2.2.2 家长式领导的内涵 | 第18-20页 |
2.2.3 家长式领导的结构 | 第20-21页 |
2.2.4 家长式领导的测量 | 第21页 |
2.3 领导成员交换 | 第21-23页 |
2.3.1 领导成员交换的内涵 | 第21-22页 |
2.3.2 领导成员交换的结构 | 第22-23页 |
2.3.3 领导成员交换的测量 | 第23页 |
2.4 知识分享 | 第23-26页 |
2.4.1 知识分享的内涵 | 第23-24页 |
2.4.2 知识分享的结构 | 第24-25页 |
2.4.3 知识分享的测量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研究模型与假设 | 第28-34页 |
3.1 研究假设提出 | 第28-31页 |
3.1.1 家长式领导与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关系 | 第28-29页 |
3.1.2 家长式领导与领导成员交换的关系 | 第29-30页 |
3.1.3 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关系 | 第30-31页 |
3.1.4 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 | 第31页 |
3.2 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汇总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研究方案设计 | 第34-42页 |
4.1 测量工具 | 第34页 |
4.1.1 家长式领导的测量 | 第34页 |
4.1.2 领导成员交换的测量 | 第34页 |
4.1.3 知识分享的测量 | 第34页 |
4.2 问卷设计 | 第34-35页 |
4.3 被试及样本构成 | 第35页 |
4.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5-40页 |
4.4.1 信度分析 | 第35-36页 |
4.4.2 效度分析 | 第36-40页 |
4.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42-56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3页 |
5.2 相关性分析 | 第43-44页 |
5.3 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 第44-48页 |
5.3.1 家长式领导量表CFA | 第44-46页 |
5.3.2 领导成员交换量表CFA | 第46-47页 |
5.3.3 员工知识分享行为量表CFA | 第47-48页 |
5.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48-51页 |
5.4.1 家长式领导与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关系模型 | 第48-49页 |
5.4.2 家长式领导与领导成员成员交换关系模型 | 第49-50页 |
5.4.3 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关系模型 | 第50-51页 |
5.5 中介假设检验 | 第51-53页 |
5.5.1 整合模型检验 | 第51-52页 |
5.5.2 领导成员交换变量中介作用检验 | 第52-53页 |
5.6 讨论 | 第53-5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6-6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6.2 管理建议 | 第57-58页 |
6.3 研究的不足 | 第58页 |
6.4 研究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附录 | 第65-68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7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0页 |